
亦作“ 洮沬 ”。亦作“ 洮靧 ”。盥手洗面。《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懌。甲子,王乃洮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 孔颖达 疏:“頮是洗面,知洮为盥手。”《汉书·律历志下》:“《顾命》曰:‘惟四月哉生霸,王有疾不豫,甲子,王乃洮沬水。’” 颜师古 注:“洮,盥手也。沬,洗面也……沬即頮字也。” 清 钱谦益 《祭傅文恪公文》:“ 谦益 乃洮頮焫萧,望拜稽首,为文以告於吾师之墓下。” 清 钱谦益 《古史谈苑摘录后记》:“ 谦益 谨洮靧缮写,鏤板流通。”
"洮颒"(táo huì)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与盥洗动作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洮颒"指盥手洗面的组合动作。其中:
文献引证
变体写法
该词在古籍中有多种异体写法,包括:
用法说明
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主要用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礼仪时涉及。例如描述古代君王在重要仪式前的盥洗准备。
扩展建议: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礼仪背景,可查阅《尚书》《礼记》等典籍中关于"沃盥之礼"的记载。
洮颒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水流不息。它由两个部分组成,洮是汉字的一个部首,颒是它的另一个部首。这个词可用来形容水流动不停的情况。
洮的部首是氵(三点水),它的笔画数是7;颒的部首是页(左右结构的两个点),它的笔画数是12。
洮颒最早出现在《尔雅·释詁》一书中,它是古代汉字的一种写法。后来,洮颒也被用来写作姓氏。
洮颒的繁体写法为洮頮。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洮颒在古时候的写法是洮攵。其中,攵表示行走的动作,象征水流动的意思。
1. 江河之水洮颒不息。
2. 这条小溪洮颒地流过村庄。
3. 雨水如泉涌般洮颒而下。
洮鱼、颒融、洮洮颒颒
水流不断、水涌不止
水流停止、水止流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