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鹪鹩的意思、鹪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鹪鹩的解释

[wren] 属于鹪鹩属( Napothera )及几个有关属的许多种画眉型的小鸟,尤指一种非常小型的欧洲鹪鹩,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点斑纹,尾短而竖立,善鸣唱

详细解释

(1).鸟名。形小,体长约三寸。羽毛赤褐色,略有黑褐色斑点。尾羽短,略向上翘。以昆虫为主要食物。常取茅苇毛毳为巢,大如鸡卵,系以麻发,于一侧开孔出入,甚精巧,故俗称巧妇鸟。又名黄脰鸟、桃雀、桑飞等。《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序:“鷦鷯,小鸟也,生於蒿莱之间,长於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 唐 高适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诗:“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鸿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三窟未能师狡兔,一枝尚欲学鷦鷯。”

(2).此鸟形微处卑,因用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自足者。 明 沉鲸 《双珠记·处分后事》:“姦豪计挠,鷦鷯破巢,苍苍胡不彰公道。”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他的研究 庄子 哲学是一种问世的准备,他这位‘鹪鹩’仍然要飞向天空。”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巧妇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鹪鹩”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鹪鹩(拼音:jiāo liáo)是雀形目鹪鹩科鹪鹩属的小型鸣禽。其名称源于古汉语,常被用作文学意象,象征弱小或易于满足的个体。

二、形态特征

  1. 体型:体长15-17厘米,体重约10克,属于极小型鸟类。
  2. 外观:羽毛以棕红褐色为主,胸腹部较浅,翅膀有深色波形斑纹;尾羽短小柔软,常呈上翘姿态。
  3. 喙与翅:喙细长微弯,无嘴须;翅膀短圆,飞行能力较弱。

三、分布与习性

四、文化象征

在文学中,鹪鹩因体型微小、巢穴精巧,常被比喻为“弱小者”或“知足者”,如《庄子·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即强调其需求简单。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物种的亚种分类或具体生态行为,可参考鸟类学专业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鹪鹩

鹪鹩(jiāo liáo)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鸟(鸟字旁)和鹿(鹿字旁),共计11画。该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字形较为古老。在繁体汉字中,鹪鹩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鹪鹩的一个变体写法是「鷦鷯」。该字的笔画构造和现代写法略有不同,其中「鷦」的首笔长而下悬,「鷯」的「長」字形写作「长」。

例句

1. 山中传来了鹪鹩的歌声,让人心旷神怡。

2. 这部小说描写了鹪鹩与小兔之间的友谊。

组词

1. 鹪鹩枝:指形状曲折、巧妙似鹪鹩的枝条。

2. 鹪鹩啭:形容鹪鹩歌声美妙动听。

3. 鹪鹩戏:指鹪鹩在树丛间飞舞、奔跳的游戏。

近义词

1. 鸣禽:指能够发出鸣叫声的鸟类。

2. 鸟儿:指一切鸟类的通称。

3. 小鸟:指体型较小的鸟类。

反义词

1. 野兽:指草食性或肉食性的野生动物。

2. 虫子:指昆虫类动物。

3. 鱼类:指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有鳃呼吸的动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