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督的意思、课督的详细解释
课督的解释
(1).督责;督促。《后汉书·樊宏传》:“ 準 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朞年间,穀粟丰贱数十倍。”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筑塘时,与匠作同甘苦,课督有法。”
(2).特指督促交纳赋税。 宋 沉括 《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文思副使兼御史大夫赵君墓志铭》:“州县课督惨刻,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间。”
词语分解
- 课的解释 课 (課) è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使
- 督的解释 督 ū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刬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笔画数:; 部首
专业解析
课督是古汉语复合词,具有两层核心含义:
一、考核与监督
指对事务或人员执行情况的考察与监管,多用于行政、教育领域。
例证:
《汉语大词典》释为“考核监督”,如清代文献中“课督赋税”指核查赋税征收状况。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课”本义为“按标准考核”,如《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经验核的兵器不投入使用)。
二、责罚与督促
强调通过问责手段促使对象履行职责,含警示意味。
例证:
《辞源》引柳宗元《零陵三亭记》“逋租匿役,期月办理”,描述官吏通过“课督”追缴欠税。
字源解析: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七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商务印书馆, 2023.
-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21.
网络扩展解释
“课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基本含义:督责与督促
- 广义指督促事务的执行,例如农桑、工程等。例如:
- 《后汉书·樊宏传》记载:“準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朞年间,穀粟丰贱数十倍”,指官员督促农业生产。
- 明代郑仲夔《耳新·经国》提到:“筑塘时,与匠作同甘苦,课督有法”,描述对工程实施的严格监督。
2.特指含义:督促赋税
- 专用于行政领域,指对赋税征收的监管。如宋代沈括在《赵君墓志铭》中记载:“州县课督惨刻,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间”,反映当时因严苛催税导致的社会问题。
补充说明
-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对学生学习的严格督促”,可能是词义的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但传统文献中未见此例证。
来源建议
-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耳新》等古籍,或查阅权威组词词典(如)。
别人正在浏览...
暗处暗中作乐百喙如一长安道诚惶迟晚床头捉刀人出布餈筒邓惠低嘿都料匠轭缚罚锾肺腧封鹅趺逝高疏公厨卦资寒民鹤羽化募匠伯骄妒交发金屈卮金叶书金玉满堂倦乏决力来书拦劝烂熟老视类叙法连盟寥若晨星利导临机制变浼浼面巾敏惠批凤批削铅码寝置掺手试作帅乘説颂书香世家损之又损台禁台星退堕讬纸无须之祸缃梅小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