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督的意思、课督的详细解释
课督的解释
(1).督责;督促。《后汉书·樊宏传》:“ 準 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朞年间,穀粟丰贱数十倍。”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筑塘时,与匠作同甘苦,课督有法。”
(2).特指督促交纳赋税。 宋 沉括 《同提点广南东路刑狱公事文思副使兼御史大夫赵君墓志铭》:“州县课督惨刻,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间。”
词语分解
- 课的解释 课 (課) è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课。课时。课间。旷课。授课。课余活动。 教学的科目:课程。课表。基础课。专业课。课本。课文。 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课徒。课读。 古代的一种赋税:国课。完粮交课。 使
- 督的解释 督 ū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刬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课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文献和现代用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基本含义:督责与督促
- 广义指督促事务的执行,例如农桑、工程等。例如:
- 《后汉书·樊宏传》记载:“準课督农桑,广施方略,朞年间,穀粟丰贱数十倍”,指官员督促农业生产。
- 明代郑仲夔《耳新·经国》提到:“筑塘时,与匠作同甘苦,课督有法”,描述对工程实施的严格监督。
2.特指含义:督促赋税
- 专用于行政领域,指对赋税征收的监管。如宋代沈括在《赵君墓志铭》中记载:“州县课督惨刻,民有自相儥卖或为盗山泽间”,反映当时因严苛催税导致的社会问题。
补充说明
-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对学生学习的严格督促”,可能是词义的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但传统文献中未见此例证。
来源建议
-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耳新》等古籍,或查阅权威组词词典(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课督》的意思
《课督》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含义是指教导、指挥课堂,管理学生学习的人,即教师或班主任。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课督》的部首是讠(订字旁),它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课督》一词的来源,主要是由“课”和“督”两个字组成。
繁体
《课督》在繁体中,写作「課督」。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课督》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课督》可以写作“課督”,其中的音节「ㄎㄜ」以前是写作「ㄎㄝ」的。
例句
1. 他是一位优秀的《课督》,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2. 作为《课督》,他在班级中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组词
1. 课程督导:负责对学校的课程进行督导和评估。
2. 班主任:负责管理和教导学生的老师。
近义词
1. 教导:指导、教育。
2. 指挥:管理、领导。
反义词
学生:被指导和管理的对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