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醮供的意思、醮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醮供的解释

供祭。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韵 以诞日,尝作醮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醮供,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重要环节,指设坛祭祀神灵时供奉的香花、灯烛、果品、酒食等物品。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洁净的祭品表达对神明的虔诚与敬意,祈求赐福禳灾。以下从词典释义与宗教文化角度详细解释:


一、单字释义

  1. 醮(jiào)

    • 本义指古代冠礼、婚礼中的斟酒仪式,后专指道教设坛祭神的礼仪。《说文解字》释为“冠娶礼祭”,《汉语大词典》引申为“道士设坛祈祷”。
    • 道教中“醮”即斋醮科仪,是通过特定仪轨与神明沟通的宗教活动。
  2. 供(gòng)

    • 指陈设祭品以奉神明或祖先。《玉篇》释为“设也,献也”,《汉语大词典》明确为“祭祀时奉献物品”。
    • 道教仪式中,“供”需符合“五供”(香、花、灯、水、果)等规范,象征清净、虔诚。

二、词语“醮供”的完整释义

醮供是由“醮”的仪式与“供”的祭品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特指道教斋醮中向神明敬献祭品的行为及祭品本身。其核心特征包括:

典籍依据:

《道藏·威仪类》:“凡建醮必洁净坛场,备办香案,陈列供养。”

《中华道教大辞典》:“醮供即斋醮时供奉神灵之物品,须合科仪轨制。”


三、文化内涵与仪式功能

  1. 通神媒介

    道教认为醮供是“以物通诚”,通过祭品传递信徒心意,如《云笈七签》载“香灯花果,达悃天庭”。

  2. 积德禳灾

    供奉行为蕴含“舍”与“得”的修行观,《道教仪范》强调“献供消愆,祈福济度”的功德。

  3. 宇宙象征

    供品布置对应道教宇宙观,如五供象征五行,坛场方位呼应天地结构。


四、现代应用场景

当代道教宫观在举行祈福法会、中元普度、神诞庆典时,仍严格遵循醮供传统。例如北京白云观、香港蓬瀛仙馆等,均以规范供品与仪轨传承这一文化实践。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道教礼仪:传统与现代实践》(宗教文化出版社)
  3. 《中华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
  4. 《道藏·威仪类》(文物出版社影印本)

(注:因文献类来源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以确保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醮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祭祀神灵或祖先的仪式。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醮供”指通过特定仪式向神灵或祖先供奉祭品,表达敬意或祈求庇佑。其核心含义是“供祭”,强调祭祀行为的庄重性与宗教性。

2.词源分解

3.历史用例

宋代文献《玉照新志》卷五记载:“韵以诞日,尝作醮供。” 说明该词在古代已用于描述为生辰等特殊场合举行的祭祀活动。

4.相关用法

“醮供”是结合仪式与祭品供奉的祭祀行为,体现中国古代对神灵和祖先的尊崇传统。若需更深入的历史文献例证,可参考《玉照新志》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友白蜡明经避朝变服闭心吹网欲满呾蜜稻粱谋颠窜钿花帝辇东野败驾断井頽垣堕甑风言风语腹热心煎公社宫筵官塘大路骇人闻见餱粻皇穹花期奸豪记殿节授金荆捐赀局高蹐厚拦阻劳动老鳸良娣量力良食离驹吏秩陆路鄳阨末供默化泥菖迁补清君侧请愆栖托秋蟫气意戚钺劝服仁乌桑耳三奇仕朝霜缯速末水宿烟吐红香官闲口说闲话闲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