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闭心的意思、闭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闭心的解释

(1).思想上自守甚严,无求于外。《楚辞·九章·橘颂》:“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王逸 注:“言己闭心捐欲,勑慎自守,终不敢有过失也。”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公仪休 相 鲁 , 鲁君 死,左右请闭门。 公仪休 曰:‘止,池渊吾不税, 蒙山 吾不赋,苛令吾不布;吾已闭心矣,何闭於门哉!’”

(2).谓使心意遭到堵塞。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御百里之手,而以调千里之足,必有摧衡折軛之患;有接具臣之才,而以御大臣之知,必有闭心塞意之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闭心"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和典籍用例两个维度解析。在《汉语大词典》中,"闭"本义指门闩闭合,引申为封闭、闭合状态;"心"指思维器官与精神主体,二者组合构成动宾结构,表示对内心活动的收束与控制。

该词在具体语境中呈现三层递进含义:其一指代自我约束,如《管子·内业》所述"闭心以静,形将自正",强调通过收敛杂念保持心神安定;其二特指道家修炼中的"闭心门"功法,见于《云笈七签》所述"闭心合道炁,神光守灵根",指关闭感官通道以凝聚先天元气;其三引申为处世态度,《淮南子·主术训》"闭心慎务"之说,主张以静制动、谨言慎行的政治智慧。

从词性演变观察,"闭心"在先秦典籍多作动词短语,汉唐后逐渐凝固为固定搭配,宋代禅宗语录中可见其用作名词,指代摒除外扰的精神境界。现代汉语虽较少单独使用,但其语义基因仍存在于"收心""凝心"等派生词汇中。

网络扩展解释

“闭心”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思想上自我约束,无求于外界

这一含义源于《楚辞·九章·橘颂》中的“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王逸注解为“闭心捐欲,勑慎自守”,指通过封闭内心欲望、保持谨慎,达到自我约束、避免过失的修身境界。例如古人修身时强调“闭心自慎”,即通过内在的克制来规范行为。

2.使心意受到堵塞或压抑

汉代王充在《论衡·逢遇》中提到“闭心塞意之变”,指外界因素导致人的心意被阻碍或无法表达。这种用法更偏向被动描述,如“苛政闭心”可理解为严苛政策使民众心意无法舒展。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文献例证,可参考《楚辞》《论衡》等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暗楼子白拂变咎宾仪避暑敞厅辞诀邓林典理顶门立户豆酒独乐鹅帽歌诗格言观事行牀鹤会欢呼回定灰突突浑浑蒙蒙霍闪街尘兢栗酒涡拷较苛扰夸多斗靡擂鼓连居漓漓拉拉卖乱麦芽糖冥烦谋活翩幡铺陈七举时节凄冽寝宿鼽塞奇卓荣庵肉干三百钱生眼甡植事业田背头足愿拖布脱离脱荣徒卫未偶为甚威仪武陵滩午桥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