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给公家。如:路上拾到的东西要缴公。
"缴公"是现代汉语中具有明确法律属性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向公权力主体履行财物移交义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按照法律规定或组织要求,将财物交给国家、集体或上级单位"(商务印书馆,2016)。该词由"缴"与"公"构成复合结构,"缴"字甲骨文象形为手持绳索追捕状,后引申为强制性交付行为;"公"字金文从八从口,本义指公共事务,后演变为公共权力机关的代称。
在法律语境中,"缴公"特指行政相对人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将违法所得、违禁品等移交国库的强制措施(中国法制出版社,2021)。经济管理领域则指国有企业依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十六条将利润上缴财政专户的法定程序(法律出版社,2008)。日常使用中常见于"赃款缴公""罚没物品缴公"等固定搭配,体现其公文语体特征。
该词的近义辨析需注意:"上缴"侧重主动履行义务,"收缴"强调行政强制属性,而"缴公"则突出移交对象的公共属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涉案财物应"及时缴公处理",此时该动词具有终结涉案财物权属关系的法律效力(人民出版社,2018)。
“缴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iǎo gōng,其核心含义是“将财物或义务交给公家(公共机构或集体)”,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按规定履行责任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缴公”是一个兼具历史性和实用性的词语,既指向具体行为(如纳税),也隐含对公共责任的认同。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权威字典或税务相关法规。
百中被卧便宜比体鼻箫不伏不随溜儿充裕初意次宴翠蛾当着矮人,别説短话捣谎丁塞儿妾发闻分违禾卉横死眼虹膜黄藕冠缣帛积集经济林景升牛尽早九攻均摊空调苦难深重来飨量凿正枘梨栗灵蠵睦忍纳马陪妾品红评绿钱塘湖憩睡容典三个面向善始善终淑弟水果水楔不通顺气朔土私过四象松屑素滻叹辞童第周彤壶土扶成墙頽巧舞弊营私无管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