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徼捕的意思、徼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徼捕的解释

巡捕。《新唐书·李揆传》:“於是京师多盗,至驂衢 * ,尸沟中,吏褫气。 李辅国 方横,请选羽林骑五百,备徼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徼捕”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用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巡查捉拿”,常见于古代文献及法律文书。根据《汉语大词典》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释义,该词由“徼”(巡逻、边界)与“捕”(捕捉)复合构成,多用于描述官府对罪犯的缉拿行动。

从构词法分析,“徼”取《说文解字》“循也”之本义,强调巡察行为;“捕”则承袭《史记·酷吏列传》“捕治桑弘羊”之法律职能。二字连用始见于明代《大明律》,特指官吏在辖境内进行的系统性缉凶活动。

在语义演变中,“徼捕”与“缉捕”“追捕”形成近义关系,但更强调“主动巡查”与“划定区域”的双重特征。如《清实录》载:“着各省督抚严饬所属,昼夜徼捕匪类”,即突显官府主动巡查缉凶的职能属性。

该词现代虽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司法制度时仍具重要文献价值。权威辞书如《辞源》《古汉语大词典》均将其列为法律类专有动词,建议研究者参考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2014修订版)第873页相关词条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徼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以下分析得到明确:

一、基本释义

徼捕(拼音:jiǎo bǔ)意为巡捕,指巡查缉捕盗贼或维持治安的行为。该词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与现代“巡逻抓捕”概念相似。

二、文献溯源

出自《新唐书·李揆传》:

“于是京师多盗,至骖衢杀人,尸沟中,吏褫气。李辅国方横,请选羽林骑五百,备徼捕。”

此处描述唐代李辅国为应对长安盗贼横行的局面,提议选拔羽林骑兵加强巡查缉捕的史实。

三、字词解析

  1. 徼(jiǎo):
    • 本义为“边界”,引申为巡查、巡逻(如“徼巡”)。
    • 不同于读作jiào(如“徼幸”)或yāo(通“邀”,如“徼福”)的其他含义。
  2. 捕:即捉拿、缉捕。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文言语境,指代古代治安管理中的巡查与缉捕行动,如唐代羽林军的职责之一即为“徼捕”盗贼。

五、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巡捕”一词已逐渐被“警察”“巡逻”等取代,但“徼捕”仍可在研究古代司法制度或文献阅读时见到。

别人正在浏览...

奥秘彼己碧井妣考才颖漕程逞狡传动带炊沙镂冰诋辱墩堡多半堕偷风雷之变高唐亘屏寡刻孤鸟横扃画外音花坞昏擦剌蛟布旌弓精瘦襟兄晋元帝鸠鹄括辣郎巾连婣留级龙爪稷门合冥漠之乡木怪恼怒平愈强说潜运圻父勤工助学认状瑞星沙鴈社人矢不虚发是否售用束伍缩影同年生颓靡逶随畏詟文痞文竹物势香料面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