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蛟布的意思、蛟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蛟布的解释

传说鲛人所织的织物。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扬州 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参见“ 蛟綃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蛟布是汉语中对古代传说中鲛人所织丝绸的雅称,特指一种质地轻薄、入水不濡的珍贵织物。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蛟布(又称“蛟绡”)指神话中深海鲛人(人鱼)以特殊工艺织成的丝织品。据《述异记》载,此布“轻如云雾,透如蝉翼”,遇水不湿,象征极致工艺与稀有性。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文化意象

    蛟布在文学中常喻指超凡脱俗之物。如陆游《钗头凤》以“鲛绡透”形容泪浸罗帕,暗示其薄韧特性;《红楼梦》中“茜纱窗下,公子多情”亦暗合蛟绡典故。

    来源:《中国文学意象辞典》,中华书局,2015年


二、纺织属性考据

  1. 工艺特征

    据《天工开物》推论,蛟布原型可能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冰纨”或“龙纱”,以野生蚕丝配合特殊脱胶技术制成,轻薄坚韧,近似现代纱罗织物。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史》,科学出版社,2019年

  2. 实物佐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仅49克)印证了汉代已掌握织造超轻织物的技术,或为蛟布传说的现实参照。

    来源:《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


三、神话溯源

“鲛人织绡”传说最早见于晋代《博物志》:“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泣泪成珠,织绡为布。”后演化为“蛟龙吐丝”的衍生意象,反映古人对海洋生物与纺织技艺的神秘化想象。

来源:《中国神话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

网络扩展解释

“蛟布”是一个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传说中鲛人(神话中的水居生物)所织的织物,其中“蛟”通“鲛”。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记载扬州“蛇市”中有人售卖“蛟布”,并提到“蛟人”即“泉先”(鲛人的别称)。

二、其他解释

部分现代资料(如查字典)将其标注为成语,解释为“形容人才出众、能力出色”,认为“蛟”象征神兽的力量,“布”指遍布。但这一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传。

补充说明

  1. 文化背景:鲛人传说常见于中国神话,其织物“蛟绡纱”被视为珍品,蛟布或为同类物品。
  2. 争议点:成语用法缺乏古籍佐证,建议优先采用“鲛人织物”的原始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述异记》原文或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并耕産褥热阐着乘劳赐腥大豪大例鞮鍪濎滢独步天下耳鬓斯磨匪军风菜鲠急搆逆咕叨规望海北和气和衣而卧胡荽骄伐骄固交通壕疾疢寄禄官今宵窘戮机群可风捆子旅舘买菜求益麻条孟晋面授机宜蜜枣末视墨务官鸟章骈傍品衡丕应岐谷器杖山农声东击西绳愆纠违事危累卵疏粝输情通海透视缩影突贯瓦特无可非议无辠县军枭处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