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艰贞的意思、艰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艰贞的解释

[consistently faithful] 处境艰危而守正不移

艰贞若是。——清· 袁枚《祭妹文》

详细解释

谓遭逢艰危而能守正不移。《易·明夷》:“明夷,利艰贞。” 孔颖达 疏:“时虽至闇,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 唐 刘禹锡 《上门下武相公启》:“自违间左右,沉沦遐荒,岁月滋深,艰贞弥厉。”《明史·何腾蛟瞿式耜传赞》:“ 何腾蛟 、 瞿式耜 崎嶇危艰之中,介然以艰贞自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艰贞是汉语中源自《周易》的复合词,指人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不改节操的品德。《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为“遭逢艰难时能守正不移”,包含“境遇之艰”与“心志之贞”两层核心语义。

该词的语源可追溯至《周易·明夷》卦辞:“利艰贞”,孔颖达疏解为“时虽至暗,不可随世倾邪,故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其中“艰”本义指土质恶劣难以开垦,《说文解字》注“艰,土难治也”,后引申为各种困厄境遇;“贞”甲骨文作鼎形,原指占卜的诚敬态度,《周易·乾卦》引申为“正固”之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贞,谓问之于龟,得正则从之”。

在经典用例中,王夫之《周易外传》强调:“艰贞非以处变,乃所以守常也”,认为此品德并非被动承受苦难,而是主动选择的精神持守。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描述历史人物在逆境中保持气节的行为,如文天祥《正气歌》所载“时穷节乃见”的典型例证。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特别指出,“艰贞”属书面雅言,与“坚贞”存在语义差异:前者强调环境之艰与心志之坚的辩证关系,后者侧重纯粹的心性坚定。这种区分在儒学经典阐释体系中具有重要伦理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艰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在艰难处境中坚守正道、保持节操。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定义
    指身处艰险危难时仍能保持正直坚定的品格,强调不因环境恶劣而动摇信念。例如清代袁枚《祭妹文》中“艰贞若是”即体现这种精神。

  2. 词源构成
    由“艰”(艰难)与“贞”(坚定、忠诚)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在艰苦中保持坚贞”。


二、出处与演变

  1. 古典文献依据

    • 最早见于《易经》中的《泰卦》“艰贞无咎”,意为面临困境时坚守正道可免灾祸。
    • 《明夷卦》亦提到“利艰贞”,孔颖达注解为“宜艰难坚固,守其贞正之德”。
  2. 后世引用
    清代袁枚在《祭妹文》中以“艰贞”赞颂妹妹在困境中的坚韧品格,成为经典用例。


三、使用场景

  1. 适用对象
    多用于形容在逆境中坚持原则的人物,如历史人物、文学形象等,例如:“他虽遭贬谪,却艰贞如故。”

  2. 现代延伸
    可引申至职场、学业等领域,描述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态度。


四、近义词与对比


五、总结

“艰贞”融合了中华文化对逆境中道德坚守的推崇,既具古典哲学深度,又有现实指导意义。其核心始终围绕“以正道应对困境”的价值观。

别人正在浏览...

哀鸿满路安藏拜赐之师悲烹狗兵戎相见不胜其苦常枲唱于车马触景伤心从祖姑大科挡寒洞府唔笃恩抚发谋方筴丰润顾望寒居何妨龁肬画翚怀情惶灼鹄羹昈昈健啖剪刀差劫烬急激金检娟媚夸诈吕宋马秋闷声弭伏墓文扭挞丘锦雀生仍然日月蹉跎升缺蛇蜕十八公士气受屈司令员袜口文绫吻流温情脉脉五彪仙人掌茶信而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