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艱貞的意思、艱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艱貞的解釋

[consistently faithful] 處境艱危而守正不移

艱貞若是。——清· 袁枚《祭妹文》

詳細解釋

謂遭逢艱危而能守正不移。《易·明夷》:“明夷,利艱貞。” 孔穎達 疏:“時雖至闇,不可隨世傾邪,故宜艱難堅固,守其貞正之德。” 唐 劉禹錫 《上門下武相公啟》:“自違間左右,沉淪遐荒,歲月滋深,艱貞彌厲。”《明史·何騰蛟瞿式耜傳贊》:“ 何騰蛟 、 瞿式耜 崎嶇危艱之中,介然以艱貞自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艱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在艱難處境中堅守正道、保持節操。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定義
    指身處艱險危難時仍能保持正直堅定的品格,強調不因環境惡劣而動搖信念。例如清代袁枚《祭妹文》中“艱貞若是”即體現這種精神。

  2. 詞源構成
    由“艱”(艱難)與“貞”(堅定、忠誠)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在艱苦中保持堅貞”。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典文獻依據

    • 最早見于《易經》中的《泰卦》“艱貞無咎”,意為面臨困境時堅守正道可免災禍。
    • 《明夷卦》亦提到“利艱貞”,孔穎達注解為“宜艱難堅固,守其貞正之德”。
  2. 後世引用
    清代袁枚在《祭妹文》中以“艱貞”贊頌妹妹在困境中的堅韌品格,成為經典用例。


三、使用場景

  1. 適用對象
    多用于形容在逆境中堅持原則的人物,如曆史人物、文學形象等,例如:“他雖遭貶谪,卻艱貞如故。”

  2. 現代延伸
    可引申至職場、學業等領域,描述面對挑戰時不屈不撓的态度。


四、近義詞與對比


五、總結

“艱貞”融合了中華文化對逆境中道德堅守的推崇,既具古典哲學深度,又有現實指導意義。其核心始終圍繞“以正道應對困境”的價值觀。

網絡擴展解釋二

艱貞的意思

艱貞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定不移、堅忍不拔、毫不動搖。

部首和筆畫

艱貞的部首是艮,它是一個獨立的漢字部首。艱貞的總筆畫數是12。

來源和繁體

艱貞是由艮和貞兩個漢字組合而成。艮的意思是險峻、堅固,貞的意思是堅定、忠誠。艱貞的意思是在險峻的困境中保持堅定。

在繁體字中,艱貞的寫法是「艱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艱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古代寫法是「艮」。

貞字的古代寫法是「貞」。

例句

1. 在面對困難時,他展現出了艱貞的精神,毫不動搖地堅持到底。

2. 這位運動員以他的艱貞品質成為了團隊中的領袖。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堅貞、貞艱、艱險

近義詞:堅定、堅毅、堅決

反義詞:優柔寡斷、軟弱無力、動搖不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