劘规的意思、劘规的详细解释
劘规的解释
切蹉规戒。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芳扬子赴留都》诗:“古道日沦替,群諛纷追随。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词语分解
- 劘的解释 劘 ó 切削。 砺;磨:“砥石劘厉,欲求铦也。” 摩:“君曾西迁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迫近;逼近:“气劘屈贾垒,日短曹刘墙。” 规劝;直言劝谏:“贾山自下劘上。” 切磋:“田子与之游,用诗文学艺
- 规的解释 规 (規) ī 画圆等的仪器:圆规。两脚规。 法则,章程,标准: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 格局,范围:规模。 相劝: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 谋划:规划。规
专业解析
“劘规”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形、字源及文献用例综合分析:
一、分字释义
- 劘(mó):《说文解字》注“削也”,本义为用刀切削,引申为切磋、规劝。《广雅·释诂三》载“劘,磨也”,如汉代王褒《四子讲德论》中“切劘琢磨”指学问上的精研。
- 规(guī):《玉篇》释“正圆之器也”,本指画圆工具,后衍生为法则、劝诫义,如《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二、词义解析
“劘规”属并列结构复合词,强调“以切磋方式劝诫修正”。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提及“劘”含“摩厉”之意,与“规”结合后,特指通过直言切磋使人遵循正道,如《明史·儒林传》载学者“相与劘规,务袪虚妄”。
三、引证文献
该词多见于明清儒学文献,例如:
- 明代高攀龙《困学记》:“友朋劘规,如攻玉石。”
- 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评王阳明门人“以劘规为责善,不堕玄谈”。
四、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劘规”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伦理思想时仍具学术价值,如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曾援引此词分析儒家修养方法。
网络扩展解释
“劘规”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1.拼音与基本释义
- 拼音:mó guī
- 释义:指“切蹉规戒”,即通过切磋、讨论来劝诫或规范行为,强调以交流方式达成道德或行为准则的共识。
2.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出自明代徐阶的诗作《送司封仲芳扬子赴留都》,原句为“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坚守古道、互相规劝的赞许。
- 词性:动词性短语,多用于书面语或古典文学语境。
3.结构解析
- 单字拆分:
- 劘(mó):本义为“切磨”,引申为切磋、研讨。
- 规(guī):指规范、规则,此处作动词,意为劝诫、约束。
- 组合含义:两字结合后,强调通过交流与探讨实现道德或行为上的互相规正。
4.近义与关联词
- 近义词:规谏、劝诫、切磋(需根据语境区分)。
- 反义词:阿谀、纵容。
5.现代适用性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多见于研究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时。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选用“互相规劝”“研讨规范”等更通俗的表述。
如需进一步了解“规”字的演变或其他古典词汇,可参考《新华字典》对“规”的解析(如字形、本义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鹿洞书院玻意耳定律不巧藏往蝉急扯臊触刺大块文章当晩电烙铁东西南朔返锦发泼風雩奋逸告宁刮剌剌归哭归休国叟还诲华颠花咕朵荒数伙够火绒草假虎简尸九野髺頭靓白莨绸没空生有腼惧铭识抹油嘴评奬平序窃钩盗国倾囊色辞酾浚升廕蓍艾时出说得去锁桔肃心滩声推藉脱膊僞貌文奸济恶闻雷失箸文饰无玷误证小指心烦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