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信。 唐 李商隐 《春雨》诗:“玉璫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早者,曾上 秦王 缄札,张皇 蜀 地声尘,形侮黷之言辞,谤亲贤之勋德。”
“缄札”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缄札指书信,尤其指封缄好的信件。该词由“缄”(封闭、密封)和“札”(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后泛指信件)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密封的书信”。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缄札”,多被“书信”“信件”替代,但在古典文学赏析或仿古语境中仍有出现。例如:“鹏郎手持一物,状若缄札”(描述手持信件的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李商隐《春雨》等作品。
缄札(jiān zhá)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缄”和“札”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缶”和“发”,由此可见,它的写法比较复杂。
缄札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汉时期。当时,人们在书写信函或者重要文件时,常常用封套来密封,这种封套就称为“缄札”。由于缄札被封起来,因此也象征着信件的安全与机密。
在繁体字中,缄札的写法是「緘劄」,通过增加一些复杂的笔画和笔画结构,使得字形看起来更加传统和繁复。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今天有所不同。以缄札为例,它的旧时写法是「緘箚」。这种写法在结构和笔画上与现代的写法有所区别,但意思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个使用缄札的例句:
他使用精美的缄札写下了表达自己情感的信件。
根据段落的需求,可以使用以下词语作为缄札的相关组词:缄默、密函、装裱、密件。
与缄札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封套、信封、封条。
缄札的反义词可以是:公开、公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