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犬羊的意思、犬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犬羊的解释

(1).狗和羊。《论语·颜渊》:“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唐 李白 《经离乱后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讜醢与葅。”

(2).常用以比喻任人宰割者,如俘虏、囚犯等。 宋 范仲淹 《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及 麟府 丧陷, 镇戎 三败,杀者、伤者前后仅二十万人矣,死者为鱼肉,生者为犬羊。”《说岳全传》第二五回:“若不今朝邀赦免,何至他年作犬羊?”

(3).旧时对外敌的蔑称。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尔乃大军过荡西山, 屠各 左校,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 宋 陆游 《涉白马渡慨然有怀》诗:“ 太行 之下吹虏尘, 燕 南 赵 北空无人; 袁 曹 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对"犬羊"一词的释义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字面动物属性 指犬与羊两种家畜的并称,如《礼记·玉藻》记载:"君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版),反映古代祭祀制度中犬羊的实用价值。

二、比喻义项

  1. 卑贱代称:古代多用于贬低异族,如《后汉书·张衡传》"客食犬羊之群"(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版),体现中原文明对游牧民族的蔑视称谓。
  2. 任人宰割意象:《文选·陈琳檄》"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以犬羊喻指被压迫群体(来源:《汉语大词典》)。

三、文化象征 在《周礼·秋官》司寇职责中,犬羊皮毛作为重要物资纳入国家管理制度(来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版),反映其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犬羊”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指狗和羊两种动物。这一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如《论语·颜渊》中“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强调二者皮毛本质的差异。

  2. 比喻含义

    • 任人宰割的对象:常比喻俘虏、囚犯或弱势群体。例如宋代范仲淹在奏表中提到“生者为犬羊”,形容战败者如牲畜般被对待。
    • 对外敌的蔑称:古代文献中用于贬斥外族或入侵者。如汉末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用“犬羊残丑”形容敌人。

二、词源与文化背景

三、使用场景

四、注意事项

避免与现代常见词汇混淆(如“犬羊”不用于描述动物习性)。建议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或经典文献(如《论语》)以深入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谙究兵主不防不摸头测字缠髻儿吵嚷传疏担延帝释天非间飞漱风起云布凫短鹤长阜实腹中兵甲负重致远戈波狗尾貂续横调画迹狐唱枭和葭灰奸隐金鱼草记事珠看重跨虹暌索六衣楼角埋铭幔帷蕄蕄墨吏南北军逆畜忸忲品柱锖色庆帮青目青蒜壤子三长生拉硬扯誓民十七私独丝恩发怨宋嫂送信太常公贴里望风希旨完实温厉五津物情夏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