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俯仰随人的意思、俯仰随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俯仰随人的解释

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宋 苏轼 《送李公恕赴阙》诗:“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金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之二一:“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亦作“ 俯仰由人 ”。 宋振庭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她不会让人牵着鼻子走:作别人的奴仆,一颦一笑都俯仰由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俯仰随人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意象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指人的言行举止完全跟随他人意志,缺乏独立主张或自主性。常含贬义,形容人唯命是从、随波逐流的状态。

权威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该词为“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汉语成语大词典》进一步阐释为“比喻依赖他人,不能自主”。


二、语源与典故

成语典出《庄子·天运》:“推舟于陆,劳而无功……俯仰随人,而不得罪于众。” 庄子以“推陆上行舟”比喻违背自然规律的徒劳,引申出盲目跟随他人行为的荒谬性。

文献参考:

《庄子》原典记载(中华书局点校本),后世学者如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亦对此句的哲学内涵有详析。


三、用法与语境

  1. 行为批判:多用于批评丧失自我立场、趋炎附势的行为。

    例句:

    “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俯仰随人。”(引自《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2. 历史隐喻:常见于史书评价依附权臣的人物,如《宋史》中“士大夫俯仰随人,碌碌苟安”的记载。

四、近义与反义


五、文化价值

成语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格独立性的推崇。儒家强调“士不可不弘毅”,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而非盲从他人”,均与“俯仰随人”的批判形成思想呼应。现代语境中,该词常用于强调个体在集体中保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

“俯仰随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人的一举一动完全受他人支配,缺乏主见和独立性,常用于形容丧失自我判断、依赖他人的状态。该词带有明显贬义色彩。

二、出处与演变

  1. 宋代苏轼《送李公恕赴阙》:
    诗句“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首次使用这一表述,以汲水工具“桔槔”比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2. 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诗句“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进一步强化其贬义,强调盲目追随他人创作风格的悲哀。

三、用法与结构

四、例句与引申


提示:若需更多诗词例证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及苏轼、元好问原作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冰消云散豺虺常林欢崇丽春分辞训鼎轘诋擿渎犯度脱蜂猜蝶觑奉倩丰溢讽怨乖和观众席故贵黄弟簧口利舌圜壶昏晚迦叶寄居蟹经川昆调刳磔漓虖利如六御聋竈率率马可·波罗没心程蒙冒密遣平紬青帮晴美青缗企拟遒直曲讳羣经榕迳三拳二脚生介拾地芥狮负十斋侍中唐园铁门限通彻退烧握雨携云向壁虚构险工仙籍先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