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迷离恍惚的意思、迷离恍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迷离恍惚的解释

迷离: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迷离恍惚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或神志、感觉迷惘不清的状态。以下从语义、用法及权威来源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语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迷离:指视线或意识模糊,难以分辨清晰。
    • 恍惚:形容精神不集中,神思飘忽不定。

      二者叠加强调“模糊难辨”与“神志不清” 的双重含义。

  2. 整体释义

    指人对事物、景象或自身感知处于朦胧不清、难以捉摸 的状态,常见于形容视觉、听觉的模糊感,或精神上的迷茫困惑。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视觉模糊

    例:雾中远山轮廓迷离恍惚,如水墨晕染。

    (形容景物因光线、距离或介质干扰而模糊不清。)

  2. 神志不清

    例:高烧之下,他意识迷离恍惚,呓语不断。

    (指因疾病、疲劳导致精神涣散。)

  3. 情感或记忆朦胧

    例:童年往事在记忆中迷离恍惚,只剩零碎片段。

    (表达对过去经历的记忆模糊不清。)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神志不清醒。”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查看权威释义(商务印书馆官网)

  2. 《汉语大词典》

    释义:“谓神志或视觉蒙眬不清。” 并引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例句:“四顾迷离恍惚,杳无人踪。”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罗竹风主编。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官网)


四、文学经典用例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蒲松龄. 《聊斋志异》[M]. 中华书局, 2009.
  4. 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选集》[M].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注:部分古籍原文链接需通过专业数据库访问,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

网络扩展解释

“迷离恍惚”是一个联合式成语,读音为mí lí huǎng hū,主要用于形容模糊不清、难以分辨的状态,既可指事物,也可形容人的精神或感知。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词解析


整体含义

形容事物或精神状态模糊、闪烁不定,难以捉摸或分辨清楚。例如:


出处与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例句参考

  1. 深夜的雾气中,远处的灯火显得迷离恍惚,仿佛隔着一层纱。
  2. 他因高烧而神志迷离恍惚,连家人的声音都听不真切。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出处,可查看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扒进背利编创边谟不桡澄滤车挽稠紧紧处别粗毛殂陨大呆彫甿蝶魄服更格天閈闳洪大家底家种疾博急热款案枯损连塍恋三宿六耳龙腾虎蹴龙阳恨落羽禄运旅讬麻经匿迹潜形朴貌痞棍披荆平注綪茷乾浅佥属签押桌迄今穷且益坚泉穴羣衆观点三梁生死海身星汤主铁矿图谱文明脚闲博箱柜相礼向暮象繇纤挠小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