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修书致意。《陈书·虞寄传》:“ 高宗 即位,徵授 扬州 治中及尚书左丞,竝不就……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於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牋修而已。”
“笺修”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作为固定词条收录,但从构词法角度可拆解分析。“笺”在《汉语大词典》中本指古代文书注释,如郑玄《毛诗笺》中的注解体例,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修”在《辞海》中有编纂修订之义,如《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所述的校勘工作。二字组合可理解为对文献进行笺注与修订的学术活动,特指古代经籍研究中注释与校勘并重的整理过程。
该词可见于清代考据学文献,如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提及的“笺修旧文”,指通过文字训诂与版本比勘还原经典原貌的治学方法。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古籍整理领域,如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的编辑凡例中,常强调“笺修并重”的校注原则。
“笺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笺修(jiān xiū)指通过书信表达问候或致意,常见于古代正式文书中,强调以书面形式传递礼节性内容。其核心含义为“修书致意”。
《陈书·虞寄传》记载:“但朔望笺修而已”,描述虞寄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日常政务,仅在每月初一、十五通过书信表达对君王的敬意。
宋代李纲诗句“敢比蛮笺修五凤”中,“笺修”被用于赞颂书信文辞的华美,体现其文学化表达。
多用于古代官员、文人间的礼节性书信往来,或特定场合(如节日、述职)的书面问候,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败军之将鞴蔽表掇表致璧羔播德传遽寸劲儿丹萤忉咄底码多氏二马一虎耳挖犯科扞卫觥饭龟阴豪重哈呀画桡徽烈浆饭将竽尖生生鉴照嘐嘎九达卷巴慨息癞可联牌力行迺公鸟司评理钱湖棋圣屈钝躯格人力车丧宰商贾诗草守活寡説诳送梅苔脯汤厨天真条序桐华头脑发胀脱狱顽澁违抑蚊船像素显録希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