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画饰的船桨。 唐 方干 《采莲》诗:“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橈轻拨蒲根月。” 宋 贺铸 《清平乐》词之二:“几时一叶兰舟,画橈鸦轧东流。” 明 徐祯卿 《青门歌送吴郎》:“千里 淮 流双画橈, 广陵 驛前逢暮潮。”
画桡(huà ráo)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本义
指彩绘装饰的船桨。“画”指彩绘纹饰,“桡”即船桨。本义强调器物本身的精美工艺,多见于古代文人笔下的舟船意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引申义
代指华美的船只。因桨为船的核心部件,古人常以“画桡”借代装饰精美的游船或画舫,突出其雅致特征。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如北宋欧阳修《采桑子》中“画桡两两枕汀沙”,以“画桡”暗写游船停泊之景,渲染闲适氛围。
来源:《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
南宋陆游《归州重五》诗“画桡鼍鼓喧雷”,用“画桡”与鼓乐声表现节庆时舟船云集的盛况。
来源:《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有画饰的船桨。亦指画船。”印证其由具体器物扩展至整体舟船的语义演变。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画桡”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分析:
“画桡”最初指装饰有花纹的船桨,常见于古典诗词中,用于描绘船只或水景的意境。例如:
在部分现代汉语词典中,“画桡”被列为成语,比喻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人(如的极高权威性来源)。这一用法可能源于古代对绘画技艺或船桨装饰工艺的赞美引申而来。
注:如需查看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4中的具体文献记录。
白匪白领阶层保障宝柱标子璧流离碧落侍郎宾亲踣傹不可摸捉惩刈吃肥驰惶持赠宠利出剩蹈祸大室饿殍满道泛称凡胎浊体粉省阜陵恩干线跟肘姑墨恨咤轘磔见银骄懦劫后余生鲸背鸡夷抠门儿笭箐眉叶没字秘室潘舆片帮却来人情世态三眼铳僧楼伸脚谁侬司狱素饭所自搨匠讨生活踏营铁脚木鹅踠蹏万难万世流芳洿宫消倒屣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