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价出售。《宋史·食货志下五》:“豪商率能及限,小商或不即知,或无贴纳,则贱鬻於豪商。”
“贱鬻”是一个书面用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指以低廉价格出售商品,即“低价贱卖”。该词由“贱”和“鬻”组合而成,属于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或正式语境。
词义分解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商品交易中的低价抛售行为,常见于古籍或正式文本。例如《左传·昭公十四年》提到“鲋也鬻狱”,《国语》中“市贱鬻贵”均体现了这一用法。
近义词
如“贱卖”“折售”等,均强调以低于常规价格出售。
“贱鬻”是“贱卖”的书面化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更多古籍例句,可参考《左传》《国语》等文献。
贱鬻是一个汉字词语,总共有两个字,分别是贱和鬻。
贱是一个具有贬义的形容词,意思是品质低劣、卑贱、低下。贱字的部首是贝,共有八画。
鬻是指出卖、兜售的意思,是一个动词。鬻字的部首是鬼,共有十四画。
贱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贸活动,普遍指代低价出售或卖掉不值钱的东西。
在繁体字中,贱鬻的写法为「賤鬻」。
古代对贱鬻的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贱的古代写法为「賤」,而鬻的古代写法为「餘」。
他贱鬻了自己的价值观,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商人以低价贱鬻过期产品,欺骗了消费者。
贱货、贱人、贱种、贱婢等。
出卖、兜售、贱卖。
珍贵、宝贵、贵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