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式的意思、捡式的详细解释
捡式的解释
(1).约束言行的法度、准则。《汉书·循吏传·黄霸》:“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
(2).引申为典范。 晋 张华 《移书太常荐成公绥表》:“固逸伦之殊俊,搢绅之捡式也。”
词语分解
- 捡的解释 捡 (撿) ǎ 拾取:捡拾。捡东西。 古同“检”,查。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式的解释 式 ì 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 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阅兵式。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式。算式。公式。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
专业解析
“捡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单字和古代用法来理解:
-
核心词义:约束行为的规范或仪式
- 捡 (jiǎn): 本义为约束、收束、整理。《说文解字》释为“拱也”,有拱手约束自身之意,引申为法度、规矩。
- 式 (shì): 本义为法度、规矩、榜样。《说文解字》释为“法也”。也指特定的仪式、典礼。
- 合成义: “捡式”结合两字含义,指一种用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举止的法度或仪式。它强调的是通过一定的礼节、程序来体现和维持秩序与规范。
-
用法与语境:
- “捡式”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礼仪制度中那些具有约束和示范作用的礼节、仪式或行为准则。
- 它常见于古籍中,用以说明某种行为符合礼法规矩,或指代某种需要遵循的礼仪程序。例如,描述某人行为“合于捡式”,即指其行为合乎礼仪规范。
-
演变与现状:
- 随着语言发展,“捡式”作为一个独立的合成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消亡,不再活跃于日常使用和现代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中。
- 其表达的含义,如“礼仪规范”、“行为准则”、“仪式规程”等,已被更常用、更具体的现代词汇所取代。
“捡式”是一个古语词,意指用以约束和规范行为的法度、仪式或礼节程序。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秩序的重视。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其概念由“礼仪”、“规范”、“仪式”、“礼节”、“规矩”等现代词汇承担。
来源参考:
- 字义解释主要依据古代字书经典《说文解字》(许慎 撰)。
- 关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消亡状态,参考了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网络扩展解释
“捡式”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
约束言行的法度与准则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循吏传·黄霸》:“郡事皆以义法令捡式,毋得擅为条教。” 这里的“捡式”指用法规制度来规范行为,强调对行政事务的约束性管理。
-
引申为典范
晋代张华在《移书太常荐成公绥表》中称成公绥为“搢绅之捡式”,此处“捡式”指值得效仿的榜样,具有道德或行为上的典范意义。
二、词源与结构
- 构词解析
“捡”在古汉语中除“拾取”外,还有“约束”之意(如《汉书》注“捡,局也”);“式”指规范、标准。二者组合后,词义从具体动作转向抽象规范。
三、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见,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特定学术讨论中。需注意与“捡拾”“捡选”等近音词区分,避免混淆。
提示:若需查阅古籍原文或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及晋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院鳌鱼八面驶风鼻吹伯首不快赤九虫鹥丑问传遗淳谨达达尼尔海峡逮行单文道程盗竽厎定丁香核妒媢堕楼赴举副伤寒甘蕉赶街怪责骨鹿舞黑眉乌嘴黑鸦鸦鹤膝枝鸿硕豢身华筵磵谷荐席禁动金笺奏曲埢垣亢炎窠阙科刑蜡种録奏明珰模棱两可南子配眼平津馆平均利润品胎骑马寻马诗抄示问兽符霜缕颂平遂长索子态度驼毼霄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