厎定的意思、厎定的详细解释
厎定的解释
(1).平治。《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厎定。” 孔 传:“言三江已入,致定为 震泽 。”厎,一本作“ 底 ”。
(2).平定;安定。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诛叛柔服,而 江 外厎定。”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白羽一麾, 黄鸟 厎定。” 唐 王勃 《三国论》:“愚知 操 之不怀柔 巴 蜀 ,厎定东南,必然之理也。”厎,一本作“ 砥 ”。
词语分解
- 厎的解释 厎 ǐ 古同“砥”,砥砺;砥柱。 平:厎平(平均)。 终:厎止(终止)。 笔画数:; 部首:厂; 笔顺编号:
-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平安
网络扩展解释
“厎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发音与字形
- 拼音:dǐ dìng( ; )
- 字形结构:由“厎”和“定”组成。“厎”的部首为“厂”,总笔画7,异体字包括“砥”“㕄”等( )。
二、基本含义
- 平治:指治理、整治,使事物达到有序状态。例如《尚书·禹贡》中的“三江既入,震泽厎定”( )。
- 平定;安定:强调通过行动实现稳定,如晋代陆机《辩亡论上》中的“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 )。
三、引申含义
- 成语化用法:在部分语境中,“厎定”被引申为事物稳定、不动摇的状态,如“厎定”形容大局已稳( )。
- 与“定”的关系:“定”本身有“安定”“固定”之意,与“厎”组合后强化了“达成稳定”的语义( )。
四、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见于古籍,如《尚书》《辩亡论》等,用于描述政治或自然环境的平定( )。
- 现代延伸:可比喻复杂局势的最终稳定,但现代使用频率较低。
五、注意事项
- 权威差异:部分来源(如)将“厎定”归为成语,但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是否为固定搭配。
- 字形辨析:注意“厎”与“底”“砥”等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
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厎定》的意思
《厎定》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确定,确定下来。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厎定》的部首是厂,共有9画。
来源
《厎定》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可以追溯到古文字的形成时期。
繁体
《厎定》的繁体字为「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厏」字是用象形的形式来写的,意味着坚定、确定。
例句
1. 经过反复思考,他厎定了自己的决定。
2. 这个计划经过厎定后,终于可以开始执行了。
组词
确定、决定、认定等。
近义词
确立、肯定、明确。
反义词
迷茫、不确定、犹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