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谏省的意思、谏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谏省的解释

御史台的别称。 唐 刘禹锡 《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诗:“諫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宋 司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辞》之三:“諫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闽 粤 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谏省(jiàn shěng)是古代中国中央官署名称,指专司谏诤、监察的机构,主要负责向皇帝规劝过失、监督朝政。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指臣子对君主直言规劝,使其改正错误。《说文解字》释为“证也”,即以正直之言匡正过失。

  2. 原意为“察”,引申为官署机构(如中书省、门下省),此处特指监察部门。


二、机构性质与职能

谏省是唐代至宋代重要的监察机构统称,常涵盖:

核心职能包括:


三、历史沿革


四、与“御史台”的区别


五、文化意义

谏省体现了儒家“以道事君”的思想,是古代政治制衡的重要设计。如司马光言:“谏官之职,为天子耳目。”其存在旨在约束皇权、减少决策失误(参考来源:《资治通鉴》注疏)。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3.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谏省”是一个历史术语,主要含义如下:

1.基本释义

谏省是古代中国官署名,即御史台的别称,负责监察、弹劾官员及向君主进谏的机构。其字面意义可拆解为:

2.历史背景与职能

3.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讨论中,例如描述官员任职于监察机构时,称“入諫省”。

4.与类似概念的区别

需注意与普通“规劝”行为区分。谏省特指机构,而“谏言”“规劝”则为一般性行为表述。

该词主要用于历史语境,指代古代监察机构,兼具职能与象征意义。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运作或相关官职,可参考《新唐书·百官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贬俗鄙昧不上愁眉赐墓丛箐翠螺大棒政策盗根调梅蠹国害民多面体枌槚府仓盖地干菜冈子贡单衮阙还锋灰头土面积猾急人所急聚蓄靠得咳珠唾玉锟鋘溜工流霞旅骨漫灌蛮鼍满月酒冒愧孟轲靡饰靡知所措片茶品搭披沙拣金颇败迫愶乔桀樵苏后爨请吃人财两失骚闹上帝赏賷社群守天讨平添补同休脱体王班瓮尽杯乾五白芜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