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牧的意思、监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牧的解释

[prefect apostolic] 使徒管区的监督的首脑

详细解释

(1).监督牧放。 唐 杜甫 《天育骠图歌》:“伊昔太僕 张景顺 ,监牧攻驹閲清峻。”《宋史·薛向传》:“兼提举买马,监牧 沙苑 养马,岁得驹三百。”

(2).负有督察之责的地方官。《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惧宰官之不脩,立监牧以董之,畏督监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 宋 叶适 《送郑景望》诗之一:“两地旌旗一闰中,十年监牧九卿崇。”

指养马的制度或机构。《新唐书·兵志》:“马者,兵之用也;监牧,所以蕃马也,其制起於近世。” 宋 欧阳修 《论监牧札子》:“臣以谓监牧之设,法制具存,条目既繁,弊病亦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监牧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核心内涵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官职职能 监牧最早见于唐代,指主管牧马事务的官员。《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该官职负责皇家马匹的养殖管理与军需调配,隶属太仆寺管辖。宋代沿袭此制,《宋史·职官志》载有"群牧司监牧使"职位,主要承担军马培育与牧场管理职责。

二、行政监察 明清时期词义发生演变,《明史·职官志》显示"监牧"开始兼具监察职能,特指地方监察官员对属地的巡视督导。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及"监牧之责,在察吏安民",此时该词已包含行政监督与民生管理的双重属性。

三、宗教职能 在道教典籍中,"监牧"指代特定神职。明代《道藏·洞玄部》记载五岳庙设有"监牧真官",负责监督祭祀礼仪与庙产管理。清代《岱庙志》详述泰山岱庙监牧官需"掌典守神库,稽核祭器",形成独特的宗教职务体系。

该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职官制度、畜牧业发展史及宗教管理体系时仍具重要参考价值。词义演变过程折射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社会治理方式的发展轨迹。

网络扩展解释

“监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综合搜索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基本释义


二、具体含义

  1. 宗教职务
    指使徒管区的监督首脑(prefect apostolic),常见于天主教管理体系。

  2. 古代官职与制度

    • 监督牧放:指管理畜牧业,如唐代国家监牧养马制度,负责马匹繁育与牧放;
    • 地方督察官:指负有监察职责的官员,如《三国志》中提到的“监牧”需督察地方政务。
  3. 引申含义
    可泛指对人或事物的全面监督与管理,如对下属、学生的监管。


三、历史与用例


四、总结

“监牧”一词兼具宗教、官职及管理职能的多元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三国志》《新唐书》等古籍,或查阅宗教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班级鞭杆溜子补温才林才难崇奉辍职旦日打扇登崇俊良嫡母斗象多言多语贺仪宏窈假宿敬田晋用楚材集中窥拟枯落令匹灵塔流湎蟆蝈闷头明吏母慈泥水匠槃布碰劲儿醗酵潜升蕲向癯劣容妆三楚商埠设摆申定盛烈申禁设刑识裁守价伺瑕导蠙丝织品肃厉损抑汰沙叹为观止托传王贡亡徵违犯卫生丸温宿五男二女香桃骨阋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