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厉的意思、肃厉的详细解释
肃厉的解释
(1).犹严酷。《魏书·酷吏传序》:“ 魏氏 以戎马定王业,武功平海内,治任刑罚,肃厉为本。”
(2).见“ 肃励 ”。
词语分解
- 肃的解释 肃 (肅) ù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萎缩:肃杀。 笔画数:; 部首:聿; 笔顺编号: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专业解析
“肃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义组合和传统用法两方面来理解:
-
基本释义:
- 肃: 本义指恭敬、庄重、认真。引申为严肃、严厉、整肃、清除等义。它强调一种庄重、不苟言笑的态度或氛围。
- 厉: 本义指磨刀石。引申为严格、严肃、猛烈、严厉、勉励(通“励”)等义。它侧重于严格、锐利、不姑息的态度或行为。
- 肃厉: 将“肃”的庄重、严肃与“厉”的严格、锐利相结合,形容态度、神情、氛围或气势极其严肃、严厉、冷峻,甚至带有一种令人敬畏的威压感。它比单独的“严肃”或“严厉”程度更深,更强调一种不容置疑、不容冒犯的庄重威严。
-
用法与语境:
- 形容人的神情态度: 如“面色肃厉”、“目光肃厉”,指人的表情非常严肃、严厉,甚至有些冷峻可怕。
- 形容氛围或气势: 如“气氛肃厉”、“肃厉的秋风”,指环境或某种无形力量带来的庄重、严峻、令人不敢轻慢的感觉。
- 形容言辞或行为: 如“肃厉的训斥”、“肃厉的政令”,指话语或命令极其严肃、严厉,不留情面。
- 文学描绘: 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威严的人物、紧张的场景或肃杀的环境。
“肃厉”意指极其严肃、严厉、庄重,带有强烈的威严感和冷峻感,令人心生敬畏或紧张。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普通严肃程度的、近乎苛刻的庄重和威严。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该词典是收录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词汇最全、释义最权威的大型语文词典之一,对“肃”和“厉”的释义详尽,其组合义“肃厉”的解读符合上述分析。可在各大图书馆查阅或通过权威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的《汉语大词典》电子版查询相关字词释义。
-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其对“肃”和“厉”的现代常用义项有清晰界定,其组合含义“肃厉”虽非最常用词,但其语义可由核心字义推知,符合现代汉语的理解。商务印书馆官网或其出版的纸质/电子版词典是可靠来源。
-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对于理解“肃”和“厉”在古汉语中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它们在古代文献中的组合使用(如形容军容、威仪、言辞等),该词典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样可通过商务印书馆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肃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肃厉”形容态度、举止或言辞的严肃而严厉,强调严正且不容忽视的特质,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严格要求的情境。
二、详细解释
-
严肃与严厉的结合
既包含“肃”的庄重、认真(如肃穆、肃然),也包含“厉”的严格、猛烈(如严厉、雷厉风行),整体传递出刚正不阿、不妥协的意味。
-
历史文献中的延伸
在《魏书·酷吏传序》中,“肃厉”被用于描述治国手段的严酷性,如“治任刑罚,肃厉为本”,体现古代对法纪的极端重视。
三、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如严肃的会议、庄重的仪式。
- 纪律要求:形容严格的管理或规章制度。
- 人物描写:刻画性格刚毅、不苟言笑的人物形象。
四、相关词汇辨析
- 近义词:严峻、严苛、肃穆。
- 反义词:温和、宽松、随意。
- 变体形式:部分文献中“肃厉”与“肃励”互通,后者侧重“激励”之意(如“肃励士卒”)。
五、注意事项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历史文本或特定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严厉”还是“严酷”,避免歧义。
别人正在浏览...
边严表厉冰消雾散餐饵测管禅和子臣役村学究大锅饭豆饼端华断袖分桃负魁妇女运动刚很根毛工伤过故人庄韩彭河唇鹤厅皇化混作一谈伙颐建瓴浄觉金漆谨让鸡斯浚照看起来靠垫款单阔然梨蕊卖主求荣庙瑟音名第摩擦力撇嵌晴昼姌袅仁义君子睿龄深闳沈奫涉嫌食玉炊桂时制师祖手板四推随同损己利人俗众吞嚼脱秤相辅谢娘醯鸡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