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灵塔的意思、灵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灵塔的解释

即宝塔。 唐 丘丹 《萧山祗园寺》诗:“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 南唐 李中 《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诗:“杉檜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 宋 苏轼 《泗州僧伽塔》诗:“我昔南行舟繫 汴 ,逆风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旂脚转。”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灵塔是藏传佛教中具有宗教与文化双重意义的建筑,主要用于供奉活佛、上师的法体或骨灰。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起源
    灵塔由佛祖释迦牟尼信徒的舍利塔演变而来,专用于保存高僧大德或宗教领袖的遗体(经特殊处理)或骨灰,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丧葬形式。其兼具佛塔崇拜与塔葬功能,为世界独有。

  2. 结构与象征
    灵塔由三部分组成:

    • 塔座(须弥座):象征“土界”,代表稳固根基;
    • 塔瓶(塔腹):存放法体或骨灰,象征“水界”;
    • 相轮(塔刹):顶部尖锥,象征“火界”与“空界”。
      整体体现佛教“四界”思想,寓意修行者圆融宇宙元素。
  3. 历史与文化意义

    • 发展:约9-10世纪出现肉身灵塔,如布达拉宫内的历代达赖灵塔。
    • 地位象征:灵塔供奉者需在佛教有极高成就,故该词也引申为“崇高声望或地位”。
  4. 相关文献
    唐代诗词中已有记载,如丘丹《萧山祗园寺》提及“灵塔多年古”,宋代苏轼描述过祷灵塔的宗教活动。

总结来看,灵塔不仅是宗教建筑,更是藏传佛教精神传承与丧葬文化的载体,融合了信仰、艺术与哲学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灵塔的意思

《灵塔》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词,它的意思是指建造或存放着供奉灵魂的塔。通常,灵塔是用来纪念或供奉贤人、圣人、宗教领袖或其他重要人物。它是一种具有宗教和精神意义的建筑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将灵塔拆分成两个部首:灬和土。灬是火的象形字,表示含有与火相关的意义;土则表示土地或地面。

灵塔的总笔画数为13画。其中,灬部的笔画数为4画,土部的笔画数为9画。

来源和繁体

灵塔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灵魂的崇敬和虔诚常常体现在建造各种供奉之物。在佛教和道教中,灵塔作为信仰与敬意的象征,被广泛使用。

在繁体字中,“灵”和“塔”的写法保持不变,没有变体或特殊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演变和书法发展,灵塔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资料有限,我们无法准确地确定古代汉字对灵塔的书写方式。

例句

1. 他们为了纪念先祖,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华丽的灵塔。

2. 这座古老的灵塔承载了数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组词

1. 灵堂 2. 灵魂 3. 灵光 4. 祥灵 5. 神塔

近义词

1. 佛塔 2. 寺塔 3. 阁塔 4. 神殿 5. 陵墓

反义词

1. 平房 2. 地下室 3. 土堆 4. 坟墓 5. 地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