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湔裙的意思、湔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湔裙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风俗。《北史·窦泰传》:“﹝ 竇泰 母﹞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度河湔裙,产子必易。’” 唐 吕渭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清 陈维崧 《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湔裙节令,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详“ 湔裳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湔裙”是一个源自古代风俗的词汇,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 基本释义
“湔”意为洗涤,“裙”指下裳,合指在水边清洗衣裙的习俗。这一活动多发生在农历正月,人们通过酹酒、洗衣等仪式,祈求消灾避祸、祛除晦气。

2. 风俗背景
据《北史·窦泰传》记载,南北朝时期已有“湔裙”习俗。妇女若遇难产,巫者会建议“度河湔裙”以助顺利分娩,可见其带有禳灾祈福的象征意义。后世逐渐演变为正月集体洗衣的节令活动,兼具清洁与仪式功能。

3. 文学中的引用
清代文人周济在词作《满庭芳·珍重经年》中写道:“年年约,湔裙俊侣,沉醉碧颇黎”,描绘了与友人相约参与湔裙活动的场景,侧面反映这一风俗在历史上的文化影响。

4. 其他解释
部分文献中,“湔裙”亦代指女性相关的节庆或社交活动,但核心仍围绕洗涤祈福展开。需注意,现代汉语中该词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诗词赏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湔裙的意思

湔裙是指一种古代女性所穿戴的裙子,多用于形容妇女身着整洁的衣裙装束。

拆分部首和笔画

湔裙的拆分部首是氵(水)、衤(衣),其中氵为湿事之意旁,衤为衣服旁。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湔裙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来源和繁体

湔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族服饰文化。湔,古汉语中指洗涤之意;裙,指女子所穿戴的裙子。繁体形式为「鐧裙」。

古时候汉字写法

湔裙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汉字写法。例如西汉时期,「湔裙」的写法为「漸裙」;唐代则有「渐裙」的写法。这些不同的写法反映了时代对字形的演变。

例句

她身着一袭白色的湔裙,宛如仙子一般。

组词

1. 湔洗:指洗涤、清洗。

2. 裙装:指女性穿着的裙子。

3. 湿裙:指因为湿润而洗涤的裙子。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裙子、长裙、长袍。

反义词:裤子、短裙、短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