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席。《新唐书·李光弼传》:“ 思明 惧,引去,以奇兵断饟道。马食荐藉, 光弼 命将取芻 行唐 ,贼钞击之,兵负户战,贼不得夺。”《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李光弼 与 史思明 相守四十餘日, 思明 絶 常山 粮道。城中乏草,马食荐藉。”
(2).推荐。《新唐书·陆馀庆传》:“ 餘庆 於寒品晚进,必悉力荐藉。” 宋 曾巩 《司封员外郎蔡公墓志铭》:“於 荆湖 ,既周知官属善恶,於善人多荐藉成就之,而於恶人无所贷其法。”
“荐藉”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合成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本义及古代文献用例进行考释。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荐”本义指动物所食的草,《说文解字》释为“兽之所食艸”,后引申为进献、推举之意;“藉”在《广雅·释器》中训为“席也”,原指以草编织的垫席,后衍生出铺垫、凭借等义。
在合成词“荐藉”中,二字存在两种训释路径:
该词在《左传·襄公四年》出现“荐藉玉帛”的用例,杜预注称“荐谓牲体,藉为衬垫”,此处“荐藉”分指祭品与承托物,印证其祭祀语境中的特殊用法。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指出,汉代以后“荐藉”渐与“荐籍”混用,但在《经典释文》等音义著作中仍保持字形区分。
现代汉语工具书如《辞源》《古汉语大词典》均收录此词,释义多采《十三经注疏》体系,强调其与古代礼制的关联性。需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无实际使用,仅存于古籍文献与训诂学研究领域。
“荐藉”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解析:
草席
解释:指用草编织而成的席子,常用于古代生活或军事场景中。
例证:
推荐
解释:指举荐或引荐人才或事物。
例证:
部分资料(如)将其视为成语,解释为“通过推荐有才能的人或事物来达成目的”,强调“荐”(推荐)与“藉”(借助)的结合。不过此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传统词典中仍以“草席”和“推荐”为明确义项。
若需深入考证,可查阅《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原始史料,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卑微边扇编町不是寃家不聚头侈家垂天翅赐食到处等外迭迭惰怠風論妇教高听庋间孤檠花田毁宗夷族绛驺军伍狼毫累句临风对月领夹缕解朦头转向冥器木驴男仆南之威凝厚凝远攀配痞硬千秋万载麒麟种青檮圈操任内人耦柔毫孺月三复白圭赦孤失察仕进适人十三家顺济王鼠屎污羹通宽彤銮驮脚脱皮晚魄违裕汙贼遐明奚遽系马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