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一种兵车。用于攻城。《梁书·侯景传》:“明日, 景 又作木驴数百攻城,城上飞石掷之,所值皆破碎。”《旧唐书·忠义传下·薛愿》:“贼将 阿史那承庆 悉以鋭卒併攻,为木驴、木鹅、云梯、衝棚四面云合。”
(2).刑具。为装有轮轴的木架,载犯人示众并处死。 宋 陆游 《南唐书·胡则传》:“即舁置木驴上,将磔之,俄死,腰斩其尸以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押赴市曹,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一日文书到府,差官吏仵作人等,将三人押赴木驴上,满城号令三日,律例凌迟分尸,梟首示众。”
(3).一种运载工具。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 江慎 修先生制木牛耕田,以木驴代步。”
“木驴”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指用于攻城的战车。据《梁书·侯景传》记载,木驴在战争中作为防御型兵车使用,可抵挡飞石等攻击。
作为民间运输工具,具体形制因地区和使用场景而异,功能类似简易木制推车。
补充说明:现代对“木驴”的认知多受文学作品影响,尤其是作为刑具的夸张化描写。实际历史中,其作为攻城器械和运输工具的功能更为明确,而刑具属性可能存在一定地域性或文学加工成分。需注意,部分网络描述包含暴力内容,建议以权威史料为准。
《木驴》一词指的是一个成语,意指形容笨拙、不灵活、迟钝的人。
《木驴》由木(木字头)和驴(驴字底)两个部首组成。
木的笔画数为4,驴的笔画数为9。
《木驴》最早见于古代小说《红楼梦》中,形容贾芸的笨拙和迟钝。
《木驴》的繁体字为「木驢」。
在古代,木驴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与现代相差不大。
他真是个木驴,什么事都做不好。
木头、木柱、驴车、驴友
愚蠢、迟钝、笨拙
机智、聪明、灵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