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鼎镬的意思、鼎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鼎镬的解释

(1).鼎和镬。古代两种烹饪器。《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 郑玄 注:“鑊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孰,乃脀于鼎,齐多少之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瀹茶,鲜以鼎鑊,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

(2).古代的酷刑。用鼎镬烹人。《汉书·郦食其传赞》:“ 酈生 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鑊。” 宋 文天祥 《正气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顾专制久长,鼎鑊为政,以聚歛穷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讥平,瘠弱槁枯,为日滋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鼎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作为烹饪器具
    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用于烹煮食物或祭祀。
    镬:无足的大锅,主要用于煮肉或鱼类。
    两者常并称,代表古代重要的炊具,如《周礼》记载“亨人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

  2. 作为酷刑刑具
    自商周时期起,鼎镬被用作酷刑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烹煮致死。例如《警世通言》提到“虽赴鼎镬刀锯,亦无恨矣”。

二、引申含义

三、形态差异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鼎镬”主要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描述古代刑罚或饮食文化,日常使用较少。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案例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鼎镬》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炊具。下面是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汇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鼎镬的拆分部首是金并木,总共有20个笔画。 来源:鼎镬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的烹饪器具,用于炖煮食物。鼎表示三足的大铜锅,镬表示大铁锅。 繁体:鼎镬的繁体字是「鼎鑊」。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写鼎镬的方式稍有不同。鼎的上方有三点,下方是一个围字,象征锅里翻滚的食材;镬的上方有一个点,下方是「火」字。总体形象类似现代写法。 例句:做一道美味的菜肴,需要使用鼎镬来烹饪。 组词:鼎镬可以与其他词汇组成短语或合成词,如「鼎镬煮饭」、「镬头」等。 近义词:大锅、炊具、炖盅等词汇可以用来代替鼎镬。 反义词:平底锅、小锅等词汇与鼎镬相对,表示不同类型的厨房用具。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