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帐的意思、供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帐的解释

亦作“ 供张 ”。1.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亦谓举行宴会。 汉 班固 《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乎 云龙 之庭。”《汉书·张延寿传》:“上为 放 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 唐 许敬宗 《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待》诗:“万乘腾鑣惊歧路,百壶供帐饯离宫。”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 元丰 八年之元日,适大朝会,有司宿供帐,设舆輅、仪物於 大庆殿 下。”《明史·海瑞传》:“曩 胡公 按部,令所过勿供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一:“沿路州县除供张之外,还须修治道路。”

(2).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 晋 张协 《咏史》诗:“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昔 疏广 受 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於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德 之官吏及各厂主人,盛设供帐,致敬尽礼,以相款讌,非有爱於相国也。”

(3).僧尼呈报名册于官府。《佛祖统记》卷四十:“﹝ 开元 ﹞十七年,勅天下僧尼,令三岁一造籍。供帐始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供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读音为gòng zhàng,词性包含动词与名词两种用法。其核心含义指古代为迎接或送别尊贵宾客时,临时陈设帷帐、几案、酒食等物品的仪式性行为,后引申为宴饮饯行的场所或相关陈设。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供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例如《汉书·疏广传》记载"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此处"供张"即通"供帐",描述朝廷官员设宴送别辞官者的场景。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时明确释义:"供张,陈设帷帐也"。

该词的现代释义可分为两层次:

  1. 行为层面:指古代举行迎送仪式时铺设帷帐、置办宴席的具体动作,如《后汉书》载"太守备供帐,设乐飨之"。
  2. 器物层面:代指饯行场所中使用的整套陈设器具,宋代《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帝过颍阳,遣使祠之,特设供帐"即为此类用法。

需特别说明,"供帐"与"供张"属通假关系,古代文献中常混用,但现代汉语词典以"供帐"为规范词形。该词现已较少用于日常口语,主要见于历史文献及古典文学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供帐”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宴会陈设与举办
    指陈设供宴会使用的帷帐、器具、饮食等物品,也可代指举办宴会。 例如《东都赋》中提到“供帐乎云龙之庭”,即描述在云龙庭中布置宴席的场景。

  2. 宴会用品总称
    泛指宴饮所需的帷帐、用具、食物等物资。 如唐代韩愈《送杨少尹序》中记载公卿设“供张”饯行,即指准备饯别宴所需物品。

  3. 僧尼户籍管理
    历史上特指僧尼向官府呈报名册的行为。据《佛祖统记》记载,唐代开元年间规定僧尼每三年造籍一次,称为“供帐”。

二、读音与用法

三、示例与应用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引证或词义演变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扒儿手白单衣白梅鞭筴敝帚豰觫补泻才格偿付朝晡鼓抽列楚丘挫角媒人带甲斗夥娥辉放冷风丰霸枫子亘隔龢宁鹤行鸡群红藤虺螣混听豁劲坚重矫失籍税九龙池雷布冷袖麟甸笼络落帐没有说的末都哪吒匿作气轮晴雨计奇文共赏日中必湲擩染山坡地十半逝物书币术数通确土老儿脱桃婴儿吐握徒舆物始险恶相恶乡土闲悠悠邪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