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江州司马的意思、江州司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江州司马的解释

(1). 唐 代诗人 白居易 曾被贬为 江州 司马,其诗《琵琶引》云:“就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 司马青衫湿!”后因以“江州司马”代称 白居易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你比着 东晋 谢安 才艺浅,比着 江州司马 泪痕多。”

(2).借指失意的文人。 ********* 《屯溪夜泊记》:“可惜我们中间的那位‘江州司马’没有同来,否则倒又有一篇《琵琶行》好做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江州司马"是汉语文学典故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复合称谓,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构成 "江州"为唐代行政区划名称,即今江西省九江市辖区;"司马"是州刺史属官,位列别驾、长史之下,主管军事事务,在唐代多用于安置贬谪官员的闲职。二者组合形成特定官职代称,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称谓特指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后所任官职(《汉语大词典》第5卷第1123页)。

二、文学象征 该称谓因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诗句而获得情感延伸义,形成三个文化意象:

  1. 失意文人的典型代表,象征怀才不遇的士大夫形象
  2. 贬谪文化的具象符号,反映古代官员政治沉浮
  3. 同病相怜的情感共鸣体,承载着天涯沦落的精神共鸣(《中国文学典故辞典》,中华书局2018年版)

三、历史流变 在官职制度层面,据《新唐书·职官志》记载,唐代司马官阶从五品下至从六品下不等,实际职能因州府等级而异。至宋代该官职逐渐虚衔化,明清时期最终废止(《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四、现代转义 当代语境中,"江州司马"已衍生出两层新义:

  1. 借代遭遇挫折的文艺工作者
  2. 隐喻具有悲悯情怀的观察者角色 该词被收录于《中华典故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20年修订版),在古典文学研究中作为仕途失意意象的典型语料被广泛引用。

网络扩展解释

“江州司马”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典故,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词源

  1. 本义
    指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年)的贬官身份。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他在名作《琵琶行》中以“江州司马青衫湿”自述境遇。

  2. 官职内涵
    唐代司马为州刺史的副职,名义上掌管军事,但中唐后逐渐成为无实权的闲职,多用于贬谪官员。如《新唐书》载:“司马,掌贰府州之事。”


二、词义演变与文学意象

  1. 代指白居易
    因《琵琶行》的广泛传播,“江州司马”成为白居易的代称,如元代杂剧《货郎旦》中“比着江州司马泪痕多”即用此典。

  2. 引申为失意文人
    后扩展为对怀才不遇、处境落魄文人的隐喻。如郁达夫在游记中借“江州司马”暗喻同行友人的失意。

  3. 成语化表达
    部分典籍(如)将其解释为“逆境中展现才能者”,但此用法较少见,更多保留原典的贬谪与感伤色彩。


三、文学影响与引用实例

《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成为千古名句,后世引用方式包括:


四、关联知识点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白居易生平或唐代官职体系,可查阅、3、5等来源的详细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宾器插销晨秦暮楚车箱楚艳骴禁慈佑从此往后蹈险东庄图豆逼睹当多故之秋防卫饭槮弗庭傅翼枸槽子观音手龟堞坏裳为褲黄净子环运惠而不费混成旅降监见知法教研室机素俊流剧协闿阖夸口宽令矻磴炼颜陵阜笼子露门学买虚没星秤闷乱蜜食峭论鲠议庆削取精用弘石床使効松明火逃逸停步亭亭款款未孚温丽线绳小便池校察小小不言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