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江州司馬的意思、江州司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江州司馬的解釋

(1). 唐 代詩人 白居易 曾被貶為 江州 司馬,其詩《琵琶引》雲:“就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 司馬青衫濕!”後因以“江州司馬”代稱 白居易 。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一折:“你比着 東晉 謝安 才藝淺,比着 江州司馬 淚痕多。”

(2).借指失意的文人。 ********* 《屯溪夜泊記》:“可惜我們中間的那位‘江州司馬’沒有同來,否則倒又有一篇《琵琶行》好做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江州司馬"是漢語文學典故中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複合稱謂,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構成 "江州"為唐代行政區劃名稱,即今江西省九江市轄區;"司馬"是州刺史屬官,位列别駕、長史之下,主管軍事事務,在唐代多用于安置貶谪官員的閑職。二者組合形成特定官職代稱,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該稱謂特指唐代詩人白居易被貶後所任官職(《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1123頁)。

二、文學象征 該稱謂因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詩句而獲得情感延伸義,形成三個文化意象:

  1. 失意文人的典型代表,象征懷才不遇的士大夫形象
  2. 貶谪文化的具象符號,反映古代官員政治沉浮
  3. 同病相憐的情感共鳴體,承載着天涯淪落的精神共鳴(《中國文學典故辭典》,中華書局2018年版)

三、曆史流變 在官職制度層面,據《新唐書·職官志》記載,唐代司馬官階從五品下至從六品下不等,實際職能因州府等級而異。至宋代該官職逐漸虛銜化,明清時期最終廢止(《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

四、現代轉義 當代語境中,"江州司馬"已衍生出兩層新義:

  1. 借代遭遇挫折的文藝工作者
  2. 隱喻具有悲憫情懷的觀察者角色 該詞被收錄于《中華典故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在古典文學研究中作為仕途失意意象的典型語料被廣泛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

“江州司馬”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個典故,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曆史背景與詞源

  1. 本義
    指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年)的貶官身份。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進谏觸怒權貴,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他在名作《琵琶行》中以“江州司馬青衫濕”自述境遇。

  2. 官職内涵
    唐代司馬為州刺史的副職,名義上掌管軍事,但中唐後逐漸成為無實權的閑職,多用于貶谪官員。如《新唐書》載:“司馬,掌貳府州之事。”


二、詞義演變與文學意象

  1. 代指白居易
    因《琵琶行》的廣泛傳播,“江州司馬”成為白居易的代稱,如元代雜劇《貨郎旦》中“比着江州司馬淚痕多”即用此典。

  2. 引申為失意文人
    後擴展為對懷才不遇、處境落魄文人的隱喻。如郁達夫在遊記中借“江州司馬”暗喻同行友人的失意。

  3. 成語化表達
    部分典籍(如)将其解釋為“逆境中展現才能者”,但此用法較少見,更多保留原典的貶谪與感傷色彩。


三、文學影響與引用實例

《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成為千古名句,後世引用方式包括:


四、關聯知識點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白居易生平或唐代官職體系,可查閱、3、5等來源的詳細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馣馤比雠吡噉不二唱明疊羅漢地塄斷層湖端倪堵縫兌獎焚林竭澤撫襟過承國技鴻函巨椟候吏黃金丸餞别簡功角角計辦金鴉觜九峰闿爽口龂酷評論倫祿親路無拾遺律令蠻猓美器蔑睨民歌末官袍襕弸中彪外皮膠前資傾圮锓棗窮困潦倒權稱勸世曲諾散失觞濫山陽淚審求世勳守德書不釋手殊方異域通劑萬語千言汙膩纖冗下秧歇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