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兼济的意思、兼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兼济的解释

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 唐 韩愈 《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於闻用也……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 白居易 有兼济思想,凡不利民众和国家的朝政,敢于犯颜直谏。”参见“ 兼善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兼济”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文献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使天下民众、万物普遍受益”。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兼济”由“兼”(兼顾、全面)和“济”(救助、惠及)组成,字面意为全面救助或普遍惠及。具体指通过个人能力或德行,广泛造福社会与自然万物。

二、出处与演变

  1. 《庄子·列御寇》:最早提出“兼济导物”,指超越狭隘认知,以宏阔精神引导万物。
  2. 韩愈《争臣论》:强调“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将“兼济”与儒家入世精神结合。
  3. 后世引用:如白居易的兼济思想,主张通过谏言改善朝政,直接惠及民众。

三、应用场景

四、相关概念对比

“兼济”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己及人”“万物一体”的价值观,既是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也适用于现代社会责任感的表达。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语境,可参考《庄子》《韩愈文集》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兼济:词义解释

《兼济》这个词是指在同一时间或同一情况下,两个或多个事物、利益得到兼顾和满足的意思。它是一个动词词义,表达出各种方面的兼顾或同等对待。

兼济:拆分部首和笔画

《兼济》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八”,表示多个;“八”的组成部分是“人”,表示众多。

《兼济》的笔画数目为12画,属于较复杂的汉字。

兼济:来源和繁体字

《兼济》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易经》。《易经》是一部流传千年的古代哲学经典,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它强调人们在处理事物和利益关系时应当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兼济》的繁体字为「兼濟」。

兼济: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是不断演变的,因此《兼济》的古时候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古人用汉字表达兼顾多方面利益的概念,并将其称为《兼济》。

兼济:例句

1. 领导要在决策时兼济各方利益。

2. 公司的发展需要兼济经济效益和员工福利。

3. 政府应该兼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兼济: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兼济天下、兼济救世、兼济于人。

近义词:兼顾、平衡、综合考虑。

反义词:偏袒、偏重、偏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