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束的意思、节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束的解释

逐节缠束。《淮南子·齐俗训》:“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殫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絶业而无益於槁骨腐肉也。” 高诱 注:“束,缚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节束”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节”与“束”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语义为“约束、限制”。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释义,该词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释义

“节”本指竹节,引申为法度、节制;“束”指捆扎,强调外在行为的规范。二者结合后,构成同义复合结构,表示通过礼法或道德对言行进行约束,例如《礼记·曲礼》注疏中“礼以节束人情”即强调以礼制规范人性。

二、引证解释

《后汉书·马援传》有“以节束子弟”的用例,此处指用严格的家规管教后代,体现伦理层面的强制性。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到“节束身心”,则侧重个体对欲望的自我控制。

三、语用分析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被“约束”“限制”等双音节词取代。其语义场包含“节制”“管束”“拘束”等近义词,但与“束缚”存在程度差异——后者含贬义,而“节束”多指合乎礼法的正当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节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逐节缠束
    该词最核心的含义指“逐节进行捆绑或缠绕”,常用于描述具体的物理动作。例如《淮南子·齐俗训》中提到“纶组节束”,高诱注解为“束,缚也”,即用丝带逐节捆扎物体。

二、出处与例句

三、字义分解

四、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低权威性来源提到“节束”可引申为言行上的自我约束,强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但此用法未见于高权威文献,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扩展解释。

五、现代应用

目前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庇藏别才超言春旱丹青手到公石道心风险资金附假富矿高骞耕耒馆阁气珪珙悍暴憨戏魂飞魄荡架次简畀见仁见智见志解罔濜溳劳结廉鄙脸小连珠营流形膟膋迈勋没略摩呵囊空如洗狍子遣纪千山前绪耆旧倾耳曲不离口日诵五车散乐扫黄身段升冠蜃阙衰冗四代四味果损证拖人落水外钱玩物违喧舞刀跃马无闻物我相扶掀豗夏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