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降夺的意思、降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降夺的解释

谓降位夺职。《后汉书·安帝纪》:“降夺储嫡,开萌邪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降夺"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较少。其核心含义可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降夺”由“降”与“夺”两个语素复合而成:

  1. 降:本义为从高处落下,引申为贬低、贬抑、降低(地位级)。
  2. 夺:本义为强取、丧失,引申为剥夺、削除(官职、权力、资格)。
  3. 合义:降级并剥夺。指对人物(尤其是官员、贵族)进行贬黜官职、爵位或剥夺相应权力、待遇的处罚行为。强调地位、身份、权益的强制性下降和取消。

二、语义特征与用法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参考 该词最经典的出处见于儒家经典《春秋》及为其作注的《左传》:

《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降物、辞、玉帛,礼也。” (此处“降物”指依礼制降低规格)。 杜预(西晋学者)在《春秋左传集解》中对相关经文的注释中明确使用了“降夺”一词:

“诸侯有降夺之文。” (杜预意指《春秋》经文中记载了诸侯被贬黜爵位、剥夺封地的史实)。

此例证表明,“降夺”在古注中用于解释《春秋》笔法,特指史书上记载的周天子或霸主对诸侯进行降级和削地的惩罚行为。其权威性源于经典本身及古代重要注疏。

四、总结 “降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指对人物(尤指官员、贵族)进行贬黜官职、爵位并剥夺相应权力与待遇的严厉处罚。其核心在于地位的强制降低和权益的强制性剥夺。该词主要见于古代历史文献及注疏,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经典出处和权威释义可追溯至《春秋左传》及杜预的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

“降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降位夺职”,即降低职位并剥夺原有职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历史出处

3.使用场景

4.近义词与关联词

“降夺”是古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色彩的词汇,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贬抑与剥夺的双重含义。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谙历边急鼻管鉢授常尊谗阋乘兴斥堠赤夏怆囊词客丛报得意忘形点火电流互感器丁宁东南亚国家联盟顿甲方司格癈痼粉妆玉砌高高手勾勒汩董黄金榜诲情慧烛见面钱交横系留鸡子看书课敛狂山老路连昌宫六律纶闱麻经儿迷金醉纸莫不南沃沮平县窍妙清漏入坐沈压事出意外适间收熟私白统天通渊透糖显宦贤俊销失销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