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贲》:“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孔颖达 疏:“唯用束帛招聘丘园,以俭约待贤。”后因以“戔帛”指敦聘贤者的礼物。《魏书·肃宗孝明帝纪》:“其有怀道丘园,昧跡板筑,山栖谷饮,舒卷从时者,宜广戔帛,缉和鼎飪。”
“戋帛”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戋帛”由“戋”(少量、微薄)和“帛”(丝织品,代指财物)组成,字面意为财物极少、贫穷无富余。例如《易·贲》中“束帛戋戋”即形容聘礼简朴,体现物质匮乏的状态。此用法多用于描述经济状况,强调资源贫乏的客观事实。
在文献中,“戋帛”被引申为象征礼贤下士的聘礼。如《魏书》记载“宜广戋帛,缉和鼎饪”,此处指以简朴的丝帛作为敦聘贤者的礼物,体现对人才的尊重与谦逊态度。这种用法侧重以微薄之物表达诚意,多见于古代政治或礼仪语境。
场景类型 | 核心意义 | 典型例句 |
---|---|---|
经济描述 | 物质匮乏 | “家无余财,唯戋帛而已” |
政治礼聘 | 礼贤下士 | “广发戋帛,招纳隐士” |
需注意: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见,多出现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两种含义的差异源于语境侧重不同,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戋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意思指的是薄而小的丝织品。
《戋帛》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戈”和“巾”,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戋帛》来源于《诗经·小雅·鸿雁之什·戋》:“乃戋其帛。”意为用战利品的细薄丝织品换取物品。
《戋帛》的繁体字为「戩帛」。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我们可以看到《戋帛》的另一种写法为「戔糪」,它们都指代同样的意思。
1. 这件衣物真是太贵了,它是用戋帛织成的。
2. 她衣着华丽,穿了一件由戋帛制成的礼服。
1. 戋细:形容丝织品极其细薄。
2. 帛织:指用丝织品制作的衣物。
1. 绵绢:指用细丝织成的丝织品。
2. 细布:形容非常细薄的布料。
厚重:指物品的质地较为厚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