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获兔烹狗的意思、获兔烹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获兔烹狗的解释

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 南洋 一带,苟微 华 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然篳路蓝缕之功,在公论者,终不没於天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获兔烹狗”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成语,不同语境下可能侧重不同层面的解释。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比喻
    字面意为捕捉到兔子后,将捕猎的狗烹煮。传统解释强调“成功后抛弃功臣”,与“狡兔死,走狗烹”同源,常用于形容上位者在目标达成后对有功者的排斥或迫害。

  2.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6)提出另一层解读:比喻因贪图小利(如一只兔子)而损失更大利益(如失去狗),即“因小失大”。这种解释更侧重得失权衡的警示。

二、出处与演变

三、使用场景

  1. 批判背信弃义
    适用于政治、职场等领域,如企业成功后排挤元老。
  2. 警示短视行为
    用于提醒决策时需兼顾长远利益,避免为小利牺牲更大价值。

四、辨析要点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梁启超原文及现代词典对比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获兔烹狗

获兔烹狗(huò tù pēng gǒu)这个词是指本来应该是力量强大的人或物被相对弱小但狡诈的对方所克制或控制的情况。这个典故源自《战国策》中的一则故事。

拆分部首和笔画:获(纟+足,共10画);兔(兔,共11画);烹(火+朋,共12画);狗(犬+句,共10画)。

来源:获兔烹狗的来源是战国时期,为战国策所记载,故事中描述了楚国国君楚平王狩猎时赏识智勇过人的犬戎首领祁奚,将其带回楚国,但祁奚却把楚国的铁器秘密告诉了秦国,致使楚国的铁器在战争中被秦国所克制。业经此事,传为典故。

繁体字写法:獲兔烹狗

古时候汉字写法:获兔烹狗(獲兔捧狗、獲免烹犬,意思相同)

例句:他原来是我的助手,现在却用我提供的情报反过来对付了我,真是获兔烹狗啊!

组词:获利、获得、捕获、烹饪、狗吠。

近义词:以暴制暴、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反义词:克敌制胜、趋利避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