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鼠的意思、火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鼠的解释

(1).传说中的异鼠。其毛可织火浣布。《太平御览》卷八二○引 晋 张勃 《吴录》:“ 日南 比景县 有火鼠,取毛为布,烧之而精,名火浣布。” 唐 张说 《喜雨赋》:“南穷火鼠之泽,北尽烛龙之会。”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冰蚕不知寒,火鼠不知暑。” 清 赵翼 《途遇大雪》诗:“先生身将作火鼠,去向炎方尝溽暑。”参见“ 火鼠布 ”。

(2).古代一种鼠形武器,利用火药发挥杀伤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火药》:“ 戚继光 帅 蓟门 ,又用火鸦、火鼠、地雷等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鼠,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词汇,其详细释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基本释义与古籍记载

火鼠指中国古代传说中栖息于火山或烈火中的奇异鼠类生物。其核心特征为:

  1. 耐火特性:据《神异经》载,火鼠"毛可为布",其毛皮织成的"火浣布"遇火不焚,反而能在火中洗涤去污,故又名"火浣鼠"。
  2. 生存环境:晋代张华《博物志》称其"生于炎山之中",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亦记载其"居火中"的特性。
  3. 外形描述:古籍多描述其形似鼠而体型较大,毛色赤红,如《太平御览》引《吴录》云:"火鼠毛如蚕,可织火浣布"。

二、文学意象的延伸

在文学作品中,火鼠常被赋予象征意义:

  1. 坚韧不灭的隐喻:李商隐《碧城》诗"赤鳞狂舞拨湘弦"句,注家多认为"赤鳞"暗指火鼠,喻指不畏摧折的品性。
  2. 奇幻色彩的载体:日本《竹取物语》中辉夜姬所设难题"火鼠裘",即源于中国火鼠传说,印证该意象的跨文化传播。

三、现代学术考辨

学界对火鼠原型存在两种观点:

  1. 石棉矿物附会说: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指出火浣布实为石棉织物,古人因见其耐火特性而虚构火鼠之说。
  2. 生物原型推测:部分学者认为记载可能源于某些耐高温的火山地区啮齿类动物(如火山兔),但此说尚无实证支持。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火鼠”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传说中的异鼠(神话生物)

  1. 特征与习性
    火鼠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兽,亦称“火光兽”。据记载,它栖息于南方火山中,以烧不坏的“不尽木”为居所。其毛色在火中呈赤红色,出火后变为白色,且遇水即死。另说其活动具有季节性,春夏现身、秋冬隐匿。

  2. 火浣布与用途
    火鼠的毛发可织成“火浣布”,这种布料遇火焚烧后反而更加洁净。晋代《吴录》、唐代张说《喜雨赋》等文献均有记载,苏轼诗中“火鼠不知暑”也借其特性喻指不畏炎热。

二、古代军事武器

火鼠亦指明代出现的一种鼠形火器,内部填充火药,用于战场杀伤。例如戚继光在蓟门驻防时,曾使用火鼠、火鸦等武器,属于早期火药武器的创新形式。

三、文化关联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太平御览》、苏轼诗词或明代军事典籍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谙识不了了之成遂程朱理学春月柳改辕工业气压垢蠧官漏醢脯汉月毁骂诲殖惛惑家兵匠指剪截铺梘水焦皂记名符静笃寖淫窘束饥凶喀啦酷薄撩云拨雨陵薮灵塔柳洲麻搥内醪牛竖女罃胖胀袍带啪塌朋寮青碧青桂香轻轻,轻轻地三鉴上半身哨官生卉输忱熟人宿耆特卖填红尪残忘名畏恶文凭五根无如污损无妄之福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