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豁如的意思、豁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豁如的解释

(1).开阔;旷达。《汉书·高帝纪上》:“ 高祖 为人……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颜师古 注:“豁如,开大之貌。”《旧唐书·李石传》:“ 石 器度豁如,当官不挠。”《明史·俞大猷传》:“家贫屡空,意尝豁如。”

(2).阔大。 唐 杨炯 《<王子安集>序》:“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3).晓悟。 清 刘大櫆 《<张弘勋诗集>序》:“一理之未明,读书十年之久而不能贯;諮之于友,一朝而豁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豁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开阔通达、豁达开朗的样子或状态,常用于形容人的胸襟、气度或视野的开阔。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本义

    "豁"指开阔、敞亮,"如"为形容词词尾,表示状态。合指心胸、眼界或格局的开阔明朗,毫无滞碍。

    例: 《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形容其胸怀宽广、不拘小节。

  2. 引申义

    • 豁达大度:形容人性格开朗,不计较琐事。

      例: 《汉书·高帝纪》称刘邦"性豁如",侧重其容人之量。

    • 视野开阔:指对事物的认知通透无蔽。

      例: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今罢三郡之士,通夜郎之涂,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然此岂独群臣之咎哉?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 其言体现对边疆政策的"豁如"见解。


二、典籍用例与权威参考

  1. 《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迁)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描述刘邦慷慨豁达的性格,是"豁如"最经典的出处。

    来源: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八。

  2. 《汉书·高帝纪》(班固)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进一步强化刘邦的豁达形象,成为后世评价人物气度的范本。

    来源: 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一。

  3. 《汉语大词典》(权威辞书)

    释义为:"豁达;开朗。" 收录《史记》《汉书》用例,强调其形容胸襟开阔的语义。

    来源: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10卷第227页。


三、现代应用与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豁如"虽罕用,但其核心义融入"豁达""豁然"等词。在解读古籍或评价历史人物时,仍用于形容: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网络扩展解释

“豁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义项,其解释和用例可综合多个文献来源得出:

  1. 开阔旷达(形容性格或气度)
    出自《汉书·高帝纪上》对刘邦的描述:“高祖为人……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颜师古注“豁如”为“开大之貌”,即心胸宽广、豁达坦荡。《明史·俞大猷传》中“家贫屡空,意尝豁如”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2. 阔大(形容空间或规模)
    唐代杨炯在《<王子安集>序》中以“翰苑豁如,词林增峻”形容文坛的宏大格局,此处“豁如”指领域广阔、气势恢宏。

  3. 晓悟(指理解力强)
    清代刘大櫆在《<张弘勋诗集>序》中提到“一朝而豁如”,描述对道理的突然领悟,强调思维通透、迅速掌握本质的能力。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白捕拔十失五波槎不彻察见渊鱼觇逻澄泓崇嶐储吏觕举冬葵发俏刚齐功高盖世官荫蛊雕归爱滚柱轴承谷租航人横蔑后式厚载节料近步京片子迥乎塉确稽酌巨细无遗剧作家猎名流伍螺钉满州里眉瑑勉勉强强目交心通褭娜前郄请谒啓佑饶盈闰月桑弧矢志扫弃山乌声绩摔角束意死友袒庇绦笼通家土性外爷王雎蚊母贤范小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