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本然的意思、本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本然的解释

(1).本当如此。《商君书·画策》:“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

(2).指本当如此之性。 清 戴震 《原善上》:“言乎自然之谓顺,言乎必然之谓常,言乎本然之谓德。”

(3).犹天然,天赋。《朱子语类》卷六五:“既成箇物事,便如此齐整,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圣人手画出来。” 金 王若虚 《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羣……浊秽有所不能污,险难有所不能乱,本然之气无适而不在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一》:“然则气效於习,以生化乎质,而与性为体,故可言气质中之性;而非本然之性以外,别有一气质之性也。” 章炳麟 《四惑论》:“或有言本然者,与自然同趣而异其名。”

(4).犹言本来面目。 宋 王回 《<古列女传>目录序》:“ 刘向 所叙《列女传》凡八篇,事具《汉书》 向 列传。而《隋书》及《崇文总目》皆称 向 《列女传》十五篇,而益以 陈婴 母及 东汉 以来凡十六事,非 向 书本然也。” 明 朱之瑜 《答奥村庸礼问》:“譬之鑑然,时时磨莹,光烛鬚眉;委之泥涂,昏翳如铁,如瓦砾,不辨形貌,是岂鑑之本然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对於 裴伦 ,仅摹外状,迨放浪之生涯毕,乃骤返其本然。”

(5).犹本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多少风尘能自拔,淤泥本然出青莲。”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故曰《春秋》正名,盖独正其本然之定名耳。”《歧路灯》第八五回:“夫妇之际,本然看得是乌合之侣,一旦有变,如何不生螽起之像?” 许地山 《空山灵语·香》:“因为你一爱,便成为你底嗜好;那香在你的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本然"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本然"由"本"与"然"构成,指事物原初的真实状态。《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本来如此,天然状态"(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0年版)。《古代汉语词典》补充其副词用法,表示"确实、果真",如《朱子语类》"此理本然,非人私智所能为"(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

二、哲学意涵 在宋明理学体系中,"本然"指未被后天因素影响的先天本性。朱熹提出"本然之性"概念,强调人性中与天理相通的部分(来源:中华书局《朱子语类校注》)。这种用法常见于《近思录》《传习录》等理学典籍。

三、文学应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使用"本然境界",指艺术作品去除矫饰后的自然之美(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现代汉语中多保留其"本来面貌"的义项,如钱钟书《围城》"揭去文明的面具,露出本然的人性"(来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围城》评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本然”是一个具有哲学深度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本来状态
    指事物最原始、未经修饰的样貌或本质。如《商君书·画策》中“圣人见本然之政”,强调事物应有的自然状态。
  2. 天赋或天然属性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提到“天地本然之妙”,指事物与生俱来的特性。

二、哲学内涵

  1. 儒家思想中的“至善”
    王阳明提出“复其本然”即回归人性至善的本源,强调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
  2. 必然与自然的统一
    清代戴震在《原善》中区分“自然”“必然”与“本然”,认为“本然”是道德与规律的统一体。

三、宗教概念(伊斯兰教哲学)

在伊斯兰教中,“本然”被称作“体”,由学者王岱舆提出,用以描述真主“无始之原有”的绝对独一性,与“本分”“本为”共同构成其全知全能的属性。

四、其他应用

“本然”既涵盖事物本质、道德理想,也涉及宗教哲学中的终极存在,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如需进一步探讨其哲学体系或宗教背景,可参考《原善》《朱子语类》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舫巴金卑院奔轶绝尘拨遣曹长长肱唱念做打长椎嘲风逞权待伴道略东方骑多寿笃挚放去发孽枫陛耕斸国乘海蛇坏沮黄鸭慌张势煞还乡昼锦化学反应毁疵讲筵贱生简旨稷祠激动矜功伐善膌胜酒瓻酒鑪看出宽定宕缭纠冽清马喙末摋膨脝仆陈骑火卿士月清序气虚三悊少友摄念说然搜身通敌亡厓湘陵妃子弦匏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