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美色迷惑。 金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精灵狡獪,惑媚男子,则曰我 厄尔符利打 也,而在此为闺女者,在彼即变名而为荡6*妇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惑媚汉语 快速查询。
“惑媚”是一个汉语合成词,其详细解释如下:
1. 拼音与结构
拼音为huò mèi,属于并列式合成词,由“惑”(迷惑)和“媚”(谄媚/美色)组合而成,强调通过美色或谄媚手段迷惑他人。
2. 核心释义
指以美色迷惑他人,常见于描述女性通过外貌或姿态蛊惑男性,含贬义。例如金松岑在《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中批评某些文学形象:“精灵狡狯,惑媚男子……在彼即变名而为荡妇矣”。
3. 单字解析
4. 使用语境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批判性文本,暗含对利用外表或手段操控他人的负面评价,需注意语境中的道德批判色彩。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古典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汉典》或《辞海》相关词条。
《惑媚》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迷惑和吸引人的魅力。它表示某个人或事物所具有的迷人魅力能够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激起他们的兴趣。
《惑媚》这个词的部首是心,拆分成两个部分心和免。心是第一个部首,表示与情感、心理相关的事物。免是第二个部首,表示与免除、避免相关的事物。
《惑媚》的总笔画数为14画,其中心部的心为4画,免部的免为10画。
《惑媚》一词源于《逸周书·仪礼·方仪》。在古代,它的写法为「惑媚」,没有简化字的形式。在繁体中,「惑」字的上面为「困」形,下面部分为「心」字。「媚」字由「女」字和「眉」组成。
在古时候,「惑媚」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惑」字的上半部分与「困」字相同,下半部分为「卉」。而「媚」字则由「土」字和「女」字组合而成。
1. 她的美丽容貌和迷人气质实在太惑媚了。
2. 他通过优雅的舞蹈,使得观众们为他的动作所惑媚。
1. 迷惑:表示使人迷失方向或迷惑不解。
2. 媚眼:表示用眼神示意来勾引或吸引对方。
3. 迷人:表示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或迷人的特点。
1. 迷人:表示有吸引力或迷人的特点。
2. 魅力:表示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或个人魅力。
1. 平凡:表示普通或不具有特别魅力。
2. 无趣:表示无聊或没有吸引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