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港湾。《宋史·河渠志六》:“ 镇江府 傍临 大江 ,无港澳以容舟楫。”《清史稿·兵志九》:“ 福建 东南沿海凡二千餘里,港澳凡三百六十餘处。”
(2). 香港 、 澳门 的并称。
"港澳"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港"指具有优良水运条件的海湾口岸,"澳"则指船只停泊的海湾,二字合用特指香港与澳门地区。
从历史语言学角度考察,《辞海》指出该词组的形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初用于描述珠江口东西两侧的天然良港(香港岛与澳门半岛)。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首次将"澳门"确立为官方称谓,1997年、1999年两个特别行政区相继成立后,"港澳"正式成为两地合称的法定术语。
在行政区划层面,国务院《"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明确界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周边262个岛屿,总面积1106.34平方公里;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岛组成,经填海造地现达32.9平方公里。
文化内涵方面,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的解读,"港澳"承载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印记。香港保留着太平山脚的天后古庙与中环的圣约翰座堂,澳门则完整保存着大三巴牌坊与妈阁庙建筑群,形成"庙堂相邻,钟磬相闻"的文化景观。
在法律术语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和《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共同构成"港澳"特殊法律地位的法理基础,确立"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治理原则,这一制度设计被收录于《法学大辞典》的特别行政区条目。
“港澳”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综合不同来源的信息解释如下: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历史背景或行政区划信息,可参考政府官方文件或权威百科资料。
翺翥白袍朝审城治辍止甸邑董振黩礼輀轩封地風汛佛顶菊改土共理轱轮聒吵海郎河润泽及华壤回旆计筹机密今儿金鱼藻九陲居职寇害梁渠冽香临安青砻鍊龙腾豹变猛虎行谧尔明灯火仗鸣簧名靰利鞚木公暖姝牵离歧互青瞳丘侧璆磬桑孔山豆根赏心时不我与饰貌庶幸太平军檀栾逃返掏心讬熟文槅五花诰无朋枭窂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