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诗经》、《离骚》的并称。 清 冯班 《钝吟杂录·诫子帖》:“ 子美 中兴,使人见《诗》《骚》之义,一变前人,而前人皆在其中。”
(2).泛指诗歌。 唐 柳宗元 《寄韦珩》诗:“君今矻矻又窜逐,辞赋已復穷诗骚。”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同 ﹞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
“诗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详细解析:
《诗经》与《离骚》的合称
“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代表现实主义传统;“骚”指《离骚》,是屈原创作的楚辞代表作,开创浪漫主义风格。两者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大源头。
泛指诗歌或文学作品
在更广义的语境中,“诗骚”可扩展为对诗歌的代称。例如唐代柳宗元在《寄韦珩》中用“诗骚”指代诗歌创作,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也以“诗骚”形容文同的诗文造诣。
“诗骚”一词既特指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经典,也可作为诗歌的泛称,体现了对古典文学传统的尊崇与延续。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或具体诗文,可参考唐代至清代的文献记录。
《诗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语,它既可以指代一种文学形式,也可以表示一种情感或态度。
《诗骚》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讠”和“马”。它的总笔画数为11笔。
《诗骚》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文献《诗经》和《左传》。它也是《诗经》中一篇名为《齐鲁之诗骚》的诗歌的开头部分。
繁体字的写法为「詩搔」。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诗骚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詩」字在正字中的写法为「釆」和「言」的结合,而「搔」字则是从古画中观察到的,将宾旁侧字像羽毛。
以下是关于《诗骚》的两个例句:
1. 他那忧伤的诗骚,流露出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思念。
2.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他把心里的诗骚用笔墨表达出来。
诗人、骚人、诗篇、骚客、骚扰
诗词、骚文、骚动、诗意、骚气
散文、平淡、实际、平庸、无趣
案发变正蝉鸣黍缠牵车把冲苁刺问弹子涡睇目噩梦泛读斐斐風中秉燭糕点耿介恭馆构离固辞鬼打扑黑奴浑脱囊呼嘘节适倦容抗税壳物恇骇窥踰剌梅肋底下插柴沥沥黎幔柳浪陋室铭炉饼楙盛幪巾苗细鸣飙柰何盘仓评閲签堤浅方戗风怯愞权奄衢逵三灵三头八臂杀伤力圣僧蒐猎随化袒荡宛蟺万一萧何律效验心服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