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士大夫涖职之初,通亲旧书有‘积弊后良费料理’之语,亦为定本。” 明 宋濂 《李大猷传》:“令闭门习读三月,俟髮长胜冠然后涖职。”
“涖职”为“莅职”的异体写法,读音为lì zhí,指官员到任履行职务。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莅”意为“临视、治理”,如《礼记·曲礼》云“莅官行法”,《孟子·梁惠王上》载“莅中国而抚四夷”。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方面:
到任履职
强调实际到达任职地点并开始工作,如《后汉书·刘宠传》中“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描述官员履职后推行的治理措施。
行使职权
特指官员依照职掌行使权力,如《宋史·职官志》记载地方官“掌抚导民务,劝课农桑”,体现职务范畴内的具体作为。
责任承担
暗含对职务责任的严肃态度,《荀子·非相》提出“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引申为官员需以身作则履行公职。
该词属文言用法,现代汉语中多使用“任职”“就职”等表述。异体字现象在《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中有系统记载,反映了汉字演变中的书写差异。
“涖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与官员到任、履职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涖职”指官吏到任并开始执行职务,即“上任”或“就职”。例如《汉典》中提到“涖官(官吏到任,执行职务)”, 强调官员正式履职的过程。
延伸含义
总结来说,“涖职”强调官员到任并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包含监督、治理等具体职责,需结合历史或制度背景理解其内涵。
败驾半篮脚半路鲍舍悲咤砭割边遽鬓头比物丑类觇窥尘迷愁旅呆挣大肆厥辞琱柈嫡位斗十胡读社反话丰额高侣果将鼓壮合扑地骄僻交砌揭穿巾箱寄养决赛魁取困吝岚瘴连昬接晨伦等茅赋名词木稼炮口培护乾隆庆泽穷露邱樊骑羊实利使指收榆丝管私注梭标踏脚钳碳水化合物停断土混混推衍问劳吴回小李将军篠簵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