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种族名。又作 昆夷 、 串夷 、 畎夷 、 犬夷 等。即 犬戎 , 西戎 的一种。相传 殷 周 时, 混夷 很强,是 殷 周 西边的劲敌。 周文王 、 穆王 与之进行过战争。《诗·大雅·绵》:“ 混夷 駾矣,维其喙矣。” 郑玄 笺:“ 混夷 ,夷狄国也。”
“混夷”一词具有双重含义,需根据语境和发音区分:
一、古代种族名(读音kūn yí)
二、形容混乱的成语(读音hùn yí)
注意:第二种解释主要出现在部分现代网络词典中,而古代文献和权威辞书(如汉典)多指种族名称。建议学术场景优先采用第一种释义,并注意读音差异。
《混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指混乱、杂乱无章或混沌状态。
《混夷》的部首是氵(三点水),笔画数为11。
《混夷》一词源自《尚书》中的“混夷泾渭,以蕴神清。”意思是指混合浑沌的泾渭水流,寓意蕴藏着神奇的清澈力量。
《混夷》在繁体字中写作「混夷」。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混夷》的古代写法是「渾夷」。
1. 这个地方人流混夷,很难找到出口。
2. 天气变化莫测,云雾混夷。
1. 混杂:形容事物中包含各种不同的成分。
2. 夷平:将物体的高低差平整。
3. 混乱:指事物无秩序、无条理。
1. 混沌:指一种原始混乱、无序的状态。
2. 杂乱:指不规则、无序、杂乱无章的状态。
1. 清晰:指事物清楚、明确、明晰的状态。
2. 整齐:指整体有序、井然有序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