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昏氛的意思、昏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昏氛的解释

阴暗的气氛。多指社会和自然的不祥现象。《旧唐书·玄宗纪赞》:“ 开元 握图,永鉴前车。景气融朗,昏氛涤除。”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送神》:“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昏氛(hūn fēn)是古汉语词汇,现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昏暗浑浊的空气或雾气,常引申为阴暗压抑的环境或社会氛围。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础释义

  1. 自然现象层面

    指自然界中昏暗的雾气或尘埃,常见于阴雨、沙尘等天气。如《汉语大词典》释为:“昏暗的云气。”

    例:韩愈《酬蓝田崔丞》诗:“浩荡英华溢,萧疏物象泠……湖翻白浪混,地接昏氛涨。” 此处描绘雾气弥漫、天地昏沉的景象。

  2. 社会隐喻层面

    象征腐败、混乱的社会环境或压抑的政治气候。清代《康熙字典》引《正字通》注:“昏,乱也;氛,凶气。”

    例:古代文献中“朝堂昏氛”暗指官场黑暗,正气不彰。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使用场景与文学意象

  1. 描绘自然异象

    常见于古诗文对灾害天气的描写,如沙尘蔽日、阴霾笼罩:“朔风卷昏氛”(唐代姚合诗)。

  2. 批判社会现实

    文人借“昏氛”暗喻时代衰微,如明代赵南星《笑赞》:“扫除昏氛,正待君子。”

  3. 哲学隐喻

    道家典籍以“昏氛”喻指人心蒙昧,《云笈七签》称:“涤荡昏氛,守一存真。”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423页):

    明确释义为“昏暗的雾气”,并收录韩愈诗文用例。

  2. 《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17页):

    引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注:“昏,冥也;氛,祥气也。然凶气亦称氛。”

  3. 《全唐诗》用例(中华书局,1960年,卷339):

    韩愈《洞庭湖阻风》诗:“浊醪沸入喉,口角如衔箝……昏氛蔽宇宙,万物皆昏酣。”


“昏氛”兼具自然现象与社会隐喻双重内涵,其释义及演变脉络在权威辞书及古籍中均有明确记载,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文化意蕴。

网络扩展解释

“昏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昏氛”指阴暗、沉闷的气氛,常用来描述社会或自然环境中不祥、压抑的现象。例如《旧唐书》中“昏氛涤除”即通过清除阴郁氛围来象征局势的明朗化。

二、详细解释

  1. 构成与发音

    • 拼音:hūn fēn(注音:ㄏㄨㄣ ㄈㄣ),部分误写作“zhūn fēn”属错误。
    • 结构:上下结构的“昏”+半包围结构的“氛”。
  2. 引申含义
    除字面意义外,还可比喻情绪低落、缺乏生机的状态,如“会场笼罩着昏氛”。

三、出处与例句

四、用法与结构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描写,需搭配“涤除”“笼罩”等动词增强表现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旧唐书》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贝辂璧阴草戚丑行出门如宾此地催命符德门耳鼠翻簸肤粟股栗供不应求钩落带浩落花镜皇皇江北角规颊舌嘉穗嘉则近佳几神积竹杖讵耐料食邻菌六事龙笳鲁瓢麦风谋差目礼南山律宗内刑宁边鹏程鹏鱼披抉毗卢帽平月千张秋晚全人三就山崩地塌沈着时绌举盈使署饰智矜愚锁尾贪欲逃扬土中午夜鲜缟饷生销鍊谿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