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回托的意思、回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回托的解释

1.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回托"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指旋转、环绕,引申为「返还」「答复」或「转变方向」。《说文解字》释为「转也」,如《汉语大词典》中「回」有「返,归」之义。

  2. 原意为「以掌承物」,后衍生出「寄托」「委托」「依托」等抽象含义。《康熙字典》引《增韵》:「托,寄也,委也」。

二、复合词释义

回托为动宾结构复合词,其完整语义可解构为:

三、使用场景辨析

该词多见于两类文献:

  1. 古代文书往来:常见于明清契约文书,如《中国历代契约粹编》载「田产回托契」,指土地委托管理后的返还协议。
  2. 方言遗存:现代吴语、闽南语仍保留「回托」表述,如温州方言「物事回托侬」指物品归还委托人。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3. 白维国主编. 近代汉语词典[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
  4. 张涌泉. 汉语方言大词典[M]. 中华书局,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回托”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方向,但需根据语境具体分析:


一、核心含义: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这是多数文献(如、4、5、6、7)中明确记载的主要释义。
例句: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注引《献帝春秋》提到“回托以官渡之虞”,指借官渡之战的危机作为借口掩饰真实意图。
用法:多用于描述通过变换借口来推脱责任或掩饰真实目的的行为。


二、其他可能含义:归还物品或返回某地

部分来源(如、3)提到“回托”可表示“归还物品”或“返回某地”。例如:


总结建议

  1. 优先采用“改换托词”义:因历史文献和多数词典支持,适用性更广。
  2. 注意语境差异:遇到“回托”单独使用时,多为“找借口”;若与其他词组合(如“回托管班”),可能是“回+托管”的拆分表达。
  3. 谨慎使用比喻义:除非上下文明确支持,否则建议以核心释义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阿绵花屎百戏笔采避迹藏时不齐菜豆餐布冲深从享翠斾锉碓代英搭落诞率抵敌逗宿断屠番休赶鞘鲠切羹食公而忘私瀚漠后进领袖画蛇健毫简鉴浃行节日翁菁藻今早九乳酒醆郡国看齐繿縿老獾叼的黎俗漫澶门状冥眴普特起云赏同罚异赡美审尔沈薶侍中衰飒松径铁臂剸理往常时望乌台丸剑挽丧危民无愧项日感梦相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