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拘系罪人的绳索。亦谓以绳索拘系。 汉 扬雄 《解嘲》:“ 范雎 , 魏 之亡命也,折胁拉髂,免於徽索。” 唐 韩愈 孟郊 《征蜀联句》:“逆颈尽徽索;仇头恣髠鬝。”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取彼单于,係之徽索。”
“徽索”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古典文献中有两种不同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主流含义(拘系工具)
指拘系罪人的绳索,或表示用绳索捆绑犯人的行为。这一解释在多个文献中被广泛引用:
少数释义(谦逊态度)
提到“徽索”形容言行谦虚客气,但此解释未见于其他权威文献,可能与其他词语混淆或释义有误。
建议注意:在阅读古籍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主流用法中,“徽索”多与刑罚、战争等场景相关,而非形容性格特质。
徽索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汇,在《辞海》中解释为“测量天地坐标的紧身腰带”。下面将对徽索的部首、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的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徽索的部首是⻔(门字底),共有15个笔画。
徽索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汉语字典中,它的本义是用于测量天地坐标的紧身腰带。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该词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如今它除了指代腰带,还可以表示一种根据规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工具。
徽索的繁体字是徽索(点击这里查看)。
古时候,徽索的写法可以分为两种:徽(⻔下)索(糸上),其中徽是用门字底部分,索则用丝字上部分。
1. 他运用徽索的方法解决了难题。
2. 我通过徽索法找到了答案。
徽索的组词包括徽索法、徽索技巧等。
近义词:徽谋、徽商、猎徽;反义词:迷失、迷惑、笨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