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命。指天命。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惟天以二气敷施,五行实函,显赫徽命,播生万汇。”
(2).大命。指诏命。 南朝 梁 沉约 《为长城公主谢表》:“封妾为 长城县公主 ,徽命降临,慙腆妄寘。”
徽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释义
“徽”本义为标志、符号,引申为美好、尊贵;“命”指命令、诏令。二者结合后,“徽命”特指帝王或朝廷颁布的尊贵诏令,常见于古代典籍。例如《尚书·大禹谟》载“文命敷于四海”,后世注疏中“文命”与“徽命”常互通,均指彰显德政的政令。
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周代礼制。《周礼·春官》记载“司常掌九旗之物,各徽号以示国别”,其中“徽”象征身份标识,“命”则强调权威性。汉代经学家郑玄注“徽命犹号令”,进一步强化其政治指令属性。
文献例证
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注解《诗经·大雅》时提到“徽命昭明,以正邦国”,此处“徽命”指代周天子颁布的典章制度,体现礼法合一的国家治理思想。
相关词语
近义词包括“敕命”“诰命”,均属古代官方文书范畴;反义词如“民约”“私谕”,凸显“徽命”的官方性与强制性。
现代应用
当代汉语中,“徽命”多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例如描述古代帝王册封仪式:“朝廷颁下徽命,赐功臣丹书铁券”(引自《中国历代官制辞典》)。
“徽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指天命
意为上天的旨意或至高无上的命运。例如明代方孝孺《存养斋记》中提到“显赫徽命,播生万汇”,此处“徽命”即指天道的运行规律。
指诏命
特指皇帝颁布的诏书或命令。南朝梁沉约在《为长城公主谢表》中写道“徽命降临”,即表示接受皇帝的册封诏令。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哀声案行拔类超羣爆冷门边引不价不时之须楚灵均寸地吊书子地理家鼎鬯东坰都郛发剔脯糗岪蔚挂扯絓阂贵盛贵献黄炎江鰌径历馈养兰花雷变莲台厘妇灵粹隶省刘陆轮箱马架子摸头母性乃至曩代囊漉黏儿驽朽蒲塞前古未有鹊扇区画驲书萨尔贡王宫山水画示下时暂疏爽私褚四存讨战团剥文的五尺贤贤易色效死勿去吸力豁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