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环。借指门户。 唐 李益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诗:“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鉤。”
“户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门环的指代
户钩最初指门环,是古代安装在门户上的金属环状物,用于敲门或悬挂物品。例如,唐代诗人李益在《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中写道:“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这里的“户钩”即指门环,借代“门户”本身。
引申为“门户”
在文学语境中,户钩常被用来象征整个门户或居所,如诗句中通过“觅户钩”表达寻找邻居的入口。
部分资料提到,户钩在古代可能被用作偷盗工具,并衍生出“不正当手段”的比喻义。例如,战国时期齐国的李圣曾以户钩为工具行窃,因此该词在特定语境中可暗指偷窃行为。但此说法仅见于个别权威来源,需结合具体文献进一步考证。
“户钩”的核心含义是门环或门户,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其引申为“偷盗工具”的说法虽存在,但需谨慎使用。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唐代诗词集等原始文献。
《户钩》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种用来挂锅碗瓢盆等厨具的铁钩。
《户钩》的部首是钅(钩)和户(钩),由6个笔画组成。
《户钩》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种工具。
《户钩》的繁体字为「戶鈎」。
在古代,「户钩」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如「戸鉤」、「戸鈎」等,但基本上都是以钅和户作为构成部分。
1. 厨房里挂着一只铁制的《户钩》,方便我们悬挂厨具。
2. 他用《户钩》轻松地将锅从火上挂到了墙壁上。
1. 木钩:用来挂东西的由木制成的钩子。
2. 钢钩:由钢制成的用来挂东西的钩子。
3. 挂钩:指挂东西的用具或装置。
挂钩、挂勾、挂钩子
掛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