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utual exclusion]∶互相排斥的行为或事例
(2) [incompatibility]∶火成岩结晶时在两种物质平衡的条件下,一种成分因另一种的存在而受排斥
在汉语词汇学范畴中,"互斥"是由"互"和"斥"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互相排斥,不能同时存在"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进一步阐释,该词强调"两个或多个事物因属性矛盾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现象"②。
从构词法分析,"互"为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像两物勾连,本义指交互;"斥"形声字从广从乇,本义为驱逐,引申为排斥。二字组合后形成新词项,完整保留了构词语素的核心语义特征。词汇学家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指出,这类并列式复合词通过语素义叠加产生新的概念义③。
该词在数学逻辑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中国数学会编纂的《数学名词》将其定义为"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的逻辑关系",这种专业释义已被收入《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中强调,这类科技术语的语义泛化体现了汉语词汇系统的动态发展特征⑤。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②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③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④中国数学会. 数学名词[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⑤陆俭明.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4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互斥”是一个多领域通用的概念,核心含义是“互相排斥,不可共存”。以下是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解释:
在逻辑学中,两个命题若不能同时为真,则称为互斥。例如“今天是晴天”和“今天下雨”在同一时间地点下互斥。
在概率论中,互斥事件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如抛硬币时“正面”和“反面”是互斥的,数学上表示为:
$$
P(A cap B) = 0
$$
指资源访问的排他性。例如:
用于描述对立或矛盾的关系:
互斥的本质是排他性,强调“非此即彼”或“不可兼得”。其应用广泛,从理论(逻辑、数学)到实践(计算机、生活决策)均体现这一原则。
备荒比萨饼舶来品不对头车量斗数储光羲单乘胆薪德念雕轩断奶矾山水帆席風績凤实宫观姑负后胤歼覆笺纹角抿教职员工吉人天相急棹开画卡剌特鲲身擂槌两体六骸理职龙争虎鬪蒙里蒙懂拍发凭重泼剌货乾光桥言青丝编琼池弃瑕忘过婘属撒手鐧善事审批权史匠事无大小睡菜四表死劲私理天头天忧同揆通趣王永民乌龙茶相生相克相周熙穆